討論醫療融資 應先檢討開支

黃健明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信報 ~ 經濟.企管 P.35 , 03.03.2008)

        政府將於周四公布醫療融資改革諮詢文件,而財政預算早已從千億盈餘中,撥出五百億用於相關建議。香港早期醫療服務主要由慈善機構提供,其後政府逐步介入,公營醫療開支由一九八七年佔全港醫療開支的百分之三十六,增加至近年的百分之四十八,於一九九一年開始負責統一管理香港所有公立醫院的醫院管理局,更是政府以外的最大僱主。

公營醫療開支在九十年代急速膨脹,加上人口老化或會增加公營醫療需求的憂慮,政府的長遠財政承擔能力漸漸引起關注。由於預期公營醫療開支將會尾大不掉,醫療融資因而成為刻不容緩、甚至是既成事實的議題;奇怪的是,對於問題的核心—公營醫療開支卻鮮有討論。

 


增幅至為關鍵

醫療融資的需要,未來的公營醫療開支增幅至為關鍵,可是從每年的財政預算案中,不難發現即使短如一年的預測,誤差之大也往往令人咋舌。以一九九九年哈佛專家小組題為《香港醫護改革:為何而改?為誰而改》的報告為例,其中預測九六年往後二十年,公營醫療開支將以百分之十四的年率增長,所佔政府開支亦將由百分之十四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三。十年過去,實際的公營醫療開支增長只為百分之二,而所佔政府開支比重仍然停留在百分之十四的水平。哈佛小組原先的預測當然不是信口雌黃,只是作為增長預測基準、開支增長年率高達百分之十七的一九九一至九六年間,屬於醫管局成立初期、醫療服務及設施大幅改善的「非常時期」,未必是長期趨勢。何況,接近百分之二十的開支增長預測屬於不能區分及計算錯誤的「剩餘因素」;比重之大,足使「剩餘因素」成為導致開支增長的次要因素,較與人口老化有關的平均使用率上升還要重要,重大預測誤差可謂「預料之內」。


審視公營醫療角色

除卻通脹、人口增長和人口老化引致的平均使用率上升,公營醫療開支增長的「剩餘因素」還可從何而來?醫管局去年底開始分階段推行「售藥計劃」,方便病人於公營醫院內的藥房自購藥物。「售藥計劃」的構思,本來是把藥房外判予私營承辦商,但是由於醫管局要求私營承辦商必須同時在一些偏遠醫院開設藥房,最終使投標者卻步。醫管局並無因而調整招標計劃,反而決定把私營承辦商認為難以圖利的計劃,動用公帑付諸實行。

本年施政報告提及兒童醫院的構想,兒童癌病基金曾經建議,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成立兒童醫院,主要處理兒童癌病和複雜重症,所需資助不會超過現在醫管局兒科服務的十四億元資助。可是,醫管局因為「英國倫敦、澳洲墨爾本等大城市,都有知名的兒童醫院,沒理由香港無」,決定以公帑興建一所全新的「旗艦」兒童醫院,將服務範圍擴至基本兒科醫療;而原本設有兒科病房的醫院及原來的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卻會繼續保留相關服務。

公營醫院藥房、「旗艦」兒童醫院這種不理成本效益、只增不減的營運方式,正是構成公營醫療開支增長「剩餘因素」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討論醫療方案前,實在更應認真審視公營醫療開支的運用及公營醫療的角色。

健康無價、世事無常,市民當然應該為醫療需要早作籌謀;只是總體醫療開支難測、公營機構擴張難控,政府代替個人、強制實施劃一醫療儲蓄或保險計劃的成效實在成疑。市民究竟是否應該繼續贊同政府以公帑「壟斷」大部分醫療服務、服務對象不分富貧,因而卻要把部分收入給予政府作一刀切的安排?還是,應該讓政府集中為貧弱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從而釋放社會資源,使市民可以自行為本身的醫療需要作出不同安排和選擇?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