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劣幣當道

李兆富    利世民, 蘋果日報 ( 財經要聞, B17  05.14.2010)

 

記得97金融風暴後,曾有人提出要在亞洲搞區域性貨幣,抗衡所謂的外來衝擊。人頭豬腦才想到這樣的「屎橋」。今天回顧這段小插曲,才發覺就算在天府決策層, 對財金原理無知的人,仍然比比皆是。人類文明,可以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仍未被那些有手眼協調問題的經濟文盲搞垮,實在有冥冥中的在眷顧。

80 年代,那些工商管理系教授,紛紛說日本政府指揮出口工業,帶動繁盛,是經濟的出路。亞洲好些其他國家信了這一套,也搞起了指揮出口工業的玩意。這種官商勾結開始時,還是有點成績,畢竟,興此道時,歐美正在復蘇中,出口需求不斷增長,令這些國家的政客以為,經濟增長可長升長有。就在這樣的前提下,亞洲各國在 大搞出口工業的同時,也靠舉債大搞基建,就連手上有點錢的資本家也參與這大派對。這種盲目的槓桿加碼賭單邊,學名叫:資產價格泡沫。

誰會想到國家指揮的出口工業也要面對競爭?92年,有一個人說:「誰不改革,誰就下台。」之後,令這個落後了十多年的國家忽然發力,全方位發展一切,也在這刻開始,亞洲各國出口工業都備受13億人的超級大質量國牽制,金融風暴也開始倒數。

國家競爭力弱仍不願面對

可是,到了97年東南亞各國政府,有理無理將一切的錯都推卸到那面目模糊的「國際炒家」身上。無錯,就算到了今天,任何國家的經濟出了甚麼問題,仍然不願意面對競爭力衰弱的現實,寧願選擇性地對政府過度開支和資源錯配的問題失明。

當天提出成立亞洲貨幣,除了當時已經泥足深陷在衰退的日本,就是那個系統性製造道德風險的IMF。亞洲各國自古已經有獨自的文化背景,而且仍然互相猜忌,令這種單一貨幣搞不起來。否則,我們可能已經像歐洲般,最惡劣的政策才是最有回報的行為,名正言順讓劣幣當道。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