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自負

李兆富- 壹週刊 (A004| 時事| 另壹角度-  05.12.2010)

香港時間五月七日清晨,美國的交易時段,曾一度出現自八七股災以來最大跌幅,賬面蒸發了的價值近萬億美元。不過,在十分鐘之內,一切又回復正常。

有報導指當天某大銀行的交易員輸入錯誤的指令,將百萬變成了十億;可是,那一家銀行已斬釘截鐵否認有人為錯盤。也有說指,一家為市場流通量供應者的程式盤交易商,從系統中退了出來,以致市場在沒有流通量的情況出現異常波動。當然,更少不了陰謀論,指控炒家借希臘危機的威脅,將價格舞高弄低,上下其手獲利。

至現時為止,沒有人說得準,當天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可是,面對前景不明朗的環境,社會的集體心理質素特別脆弱,輿論總要找出個說法,使盲目恐慌看來好像有點理性,而每次遇上這種市場的風雨飄搖,政客總會向所謂的炒家大興問罪之師。

毫無疑問,在一般平民百姓心目中,在金融市場買買賣賣,卻可以賺取天文數字,是不勞而獲的僥倖。今次,矛所指更是機械式自動化高頻交易的程式盤,對炒家的責難情緒,也提升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層次;甚至不少傳統的金融從業員,也加入反對自動化套戥程式盤。

難道炒買都是不好的嗎?經濟學課本中,套戥,就是指在同一時間,在不同地方,低買高賣同一樣的商品,賺取差價的行為。理論上,套戥應該是無風險的買賣,而套戥交易為市場增加了流通量,減少價格的波動和落差,應該有它存在的功能。

從前的社會,資訊不流通,套戥獲利的機會也多。隨着越來越多人參與在其中,資訊流轉的速度也越來越高,套戥變成了透過以大額本金,進行的機械式的自動化高頻交易,也就是現今傳媒提及的程式盤。綜合不同的研究、調查和分析,估計現時美國證券市場的交易額,有一半來自程式盤,但是參與人數只佔行業內的非常少數。當套戥獲利變成了速度的競賽,只有具備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少數人,才有資格參與這種交易,這個殘酷的現實亦解釋了為何會有金融從業員感到存在正在被威脅。

銅板的另一面,隨着電腦運算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人嘗試從數據,找出不同價格之間的趨勢關係。邏輯上,不同的價格趨勢,可能是統計上的現象,甚至可能只是純粹的偶然。統計學套戥(Statistical Arbitrage),就如賭場中的賭徒,見買大細賭枱連開十局大,便斷言第十一局開大的機會較小,是錯讀或然率的背後邏輯。

要是統計套戥的炒家,像賭徒般慢慢的散失財富,社會是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可是,當亂賭一通都有利可圖,問題才教人擔心。不少統計套戥的設計,都是建基於正常情況的假定,例如主權評級屬優良的政府,將會履行債務責任。可是,政治局勢一旦出現轉變,又有誰說得準,主權評級跟現實世界還有多大的聯繫?統計套戥被破功,又何止人為出錯這般簡單?

能在十分鐘之內,糾正市場價格的異常波動,這些你叫它做套戥也好,叫它做炒賣也好,都反映了市場的韌力,大家應見怪不怪才對。那些讀壞書搞出來的統計套戥模式,說明原來懷有致命的自負,是要被市場力量修理的。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