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跳槽又再成風

施永青- am730 (C觀點, M06, 09/12/2010)

(鳴謝施永青先生予以轉載)

金融海嘯後,香港在背靠祖國的因素下,經濟的復甦能力遠比歐美國家強。美國雖已第二次量化寬鬆,但失業率仍維持在雙位數字附近,但香港已跌至百分之五以下。在西方,5%已被視作自然失業率,基本上已算全民就業。

一般估計,明年香港的公司,大部分都可以加薪3%至5%,我相信這只是老闆放出來的煙幕,目的在於調控員工對加薪的期望;我估計明年的實際加薪幅度,將會在這個水平之上。因為,我看到人力市場已開始緊張,挖角與跳槽事件已時有所聞,這意味著加薪的幅度很快會失控。

通常,孤寒的老闆不肯一開始就全面加薪,只會在填補空缺時,才破例加薪給新人。但這樣只會製造內部矛盾,促使更多的人跳槽。屆時,孤寒的老闆也被迫向市場壓力低頭,讓舊人也獲得新人一樣的待遇。我相信,這樣的情況將在明年會出現更多,打工仔要把握機會,向老闆討個更好的回報。

以我過往的經驗,魚要過塘才肥,花要換盆才壯,打工仔與其等年底隨大隊加薪,不如在年中就找機會跳槽。情況就如樓市一樣,若果沒有轉讓,最好的估價師也不知道如何估價,打工仔的身價,也只能在轉工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不去一試,拿個offer在手,舊老闆是不知你身價的。

我是市場經濟的忠實擁護者,我相信經濟上的公平,最好是透過自由市場的機制去達至,而不是動不動就立法作行政干預。所以,我寧願讓員工透過轉工跳槽去尋找自己工資的市值,也不喜歡由政客去「為民請命」,代僱員去制定最低工資,把因人而異的工資問題簡單化。市值工資最好透過僱主與僱員雙方的角力而達至;你情我願,不會錯;錯了也可改。但立法會議員經常錯,錯了也不易改。

我自做生意就全靠市場機制,我沒有理由在涉及員工的工資問題時,因為涉及自己的利益,就說市場機制的原則在這裡不適用了。我雖反對最低工資,但就支持員工跳槽。

再者,我還相信自組織理論。我認為每個機構的成員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既在為機構工作,又在為自己工作。要在一個崗位上同時達到這兩個目的並不容易,單靠人事部去配對是做不到的,一定要不斷轉換,親身去嘗試,才知道是否有緣份。這樣,員工與機構之間,才能找到一個互利共生的合作關係。一個自組織而成的機構,運作起來才有默契,才可以相互配合,互相促進,不斷演化,並與環境混成一體。

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香港的人力市場未有真正活躍過,僱員都不敢轉工。導致機構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配搭都因為沒有流動而處於不理想狀態,我樂於見到社會能出現一次大規模的重新配搭,透過自由選擇,令社會的生產力可以更好地發揮出來。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