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選擇建保障房代替完全靠市場化

am730 (C觀點 M08 , 2011.3.4)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改革開放的一個要主內容,就是引入市場機制去代替計劃經濟。在改革開放前,人民的生活所需皆由政府分配,吃飯要糧票,穿衣要布票,住屋靠工作單位提供。政府每年冬前都要計算,過冬需要多少煤取暖,過年要殺多少豬去供應市場,壓力很大。現在一切留給市場去解決,政府不需傷腦筋,供應反比以前充足,人民的生活反更加豐裕。在房屋問題上,市場化的成效在初段十分明顯。

大量新建的房屋,令城市的面貌迅速改變,市民的生活也迅速現代化起來。沒有人能夠否定,這是把住房問題市場化的功勞。然而,市場化在發展的後期,住屋的需求與投資的需求產生了嚴重矛盾,以致價格與用家的負擔能力日益脫節,青年人看不到自己要工作多久才有機會買樓,社會上出現很多的怨氣。

北京政府近年已使出不同的招數,企圖調控市場,希望令樓價可以回落至大部分用家可以負擔得起的水平。政府曾規定地產商加建更多的中小型單位;又予首次置業者在利息上有優惠;並提高投資者的入場門檻,但都沒法阻止樓價上升。我相信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純靠市場機制已沒法令樓價回落至廣大市民可以負擔得起的水平。

溫家寶總理日前在與網民對話的時候表示,政府的行政計劃,在未來5年裡,為社會提供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所謂保障性住房,是一種籠統的說法,類似香港的公屋與居屋。這類保障性住房的租金與售價,將由政府按照市民的負擔能力去制定,而不是由市場的供求去決定。亦即是說,政府再次決定把人民的住屋問題包攬上身。這是一項方向性的重大改變,是否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還有待觀察。

5年內建3,600萬個單位不是一個小數目,等同每年建720萬個。中國有13億人口,香港有700萬,即是說一個像香港這麼大的城市,中央打算每年建720萬÷13億×700萬=38,769個單位。香港在八萬五年代,每年也只不過建30,000個公屋與居屋。對中國政府來說,這將是一種龐大的負擔,在經濟增長放緩時,政府能否承擔得起,將是一個問題。香港現有這類保障性住房(主要是公屋加居屋)合共1,130,000套;如果以每年38,769套的速度興建,亦需時29年,才能建至香港這樣的水平。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推論,內地要解決基層的住屋問題,短期裡都不可能實現。

況且,當一個城市裡,有近半人在住房問題上要政府照顧時,政府將會極之煩惱。他們利益與共,很自然會聯合起來為自己爭取權益。如果不按市場機制作為政策的準則,政府將來無論在訂定租金,還是在撤銷富戶的公屋入住資格時,都一定會遇到反對聲音,政府的煩惱不一定比今天少。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