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義的公屋政治

壹週刊 (壹擋專政 A010, 2012.8.09)

 

不公義的公屋政治
今次立法會選舉,有好多選民都說:「覺得沒有人代表自己。」自稱民意代表的,為什麼代表不了市民?
撇除意識形態,我發覺香港的政黨和政客,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將公屋區當作票倉。政黨和政客在這個圈子混的時間越長,這種想法就越強烈。
比較表面的理由,就是政黨和政客認為,在公屋區宣傳比較容易;而中產私人住宅區,許多都有保安門禁,助選團要挨家挨戶宣傳絕不容易。
十多年前,我也參與過區議會選舉,選區在港島銅鑼灣,沒有公屋,只有舊式開放型的商住混合樓宇。理論上,宣傳跟公屋一樣容易。不過,實情是區內的人口流動性大,選舉宣傳甚為艱難,只有極少數的老街坊,成為了選戰必須爭取的關鍵。
由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意識到:「公屋人口流動性低,政客一旦建立了支持,除非是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否則,選民很難將現任的議員趕下來。」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但從區議會選舉的結果看來,此現象還是非常普遍。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公屋將一班有共同利益的選民,捆綁在同一選區內。我用「捆綁」這個詞語,絕對沒有誇張。據我了解,絕大多數的議員,都不願意協助公屋居民調遷。畢竟,政客幫公屋居民調遷,就等於將一個本來是自己的選民調走。相反,為區內居民爭取什麼小恩小惠,政客倒是十分積極進取快捷。
公屋,其實老早就完成了歷史任務,但因為公屋而出現的扭曲政治價值,卻很頑固。
「對付公屋富戶浪費珍貴的公共資源!」請不要妄想會有政黨和政客,會用這個作為選舉政綱。雖然人人都知道,福利的原則是應該先幫助最窮,收入最低的人。「輪候公屋的時間太長!」起更多公屋吧!哪怕這些土地,本來有更佳的使用方法,可以增加庫房收入。也哪怕,原來賣地得來的錢,其實可以更即時有效地,幫到有需要的市民。與其由政府一條龍興建、管理和擁有公屋,有沒有方法,可以更直接有效地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捨棄興建公屋,改以收入水平為基準的租金津貼。其實,公屋也是一種津貼,只不過形式是以實物作津貼。以現金做津貼,好處是更有彈性。受惠的人,有選擇住處的自由。政黨、政客和官僚,可能不認為市民選擇住處有何意義。但現實反映,住什麼地方,對基層的就業機會和家庭照顧,尤其重要。再者,以租金津貼取代公屋,另一個好處就是當受惠的人收入上升,不用搬離現在住處,也可以透過將逐步減少津貼,從而將房屋福利資源,用在真正最有需要的人身上。從公義角度看,租金津貼肯定比公屋更公義。可惜,大家不可能期望政黨、政客和官僚支持這種既合理又公義的政策主張。正如文章一開始所講,好多人覺得政客遠離市民,尤其是要依賴政府的人,此更變成了政黨和政客的籌碼。自稱民意代表,其實永遠先代表他們自己的政治利益,信矣?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今次立法會選舉,有好多選民都說:「覺得沒有人代表自己。」自稱民意代表的,為什麼代表不了市民?

撇除意識形態,我發覺香港的政黨和政客,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將公屋區當作票倉。政黨和政客在這個圈子混的時間越長,這種想法就越強烈。

比較表面的理由,就是政黨和政客認為,在公屋區宣傳比較容易;而中產私人住宅區,許多都有保安門禁,助選團要挨家挨戶宣傳絕不容易。

十多年前,我也參與過區議會選舉,選區在港島銅鑼灣,沒有公屋,只有舊式開放型的商住混合樓宇。理論上,宣傳跟公屋一樣容易。不過,實情是區內的人口流動性大,選舉宣傳甚為艱難,只有極少數的老街坊,成為了選戰必須爭取的關鍵。

由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意識到:「公屋人口流動性低,政客一旦建立了支持,除非是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否則,選民很難將現任的議員趕下來。」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但從區議會選舉的結果看來,此現象還是非常普遍。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公屋將一班有共同利益的選民,捆綁在同一選區內。我用「捆綁」這個詞語,絕對沒有誇張。據我了解,絕大多數的議員,都不願意協助公屋居民調遷。畢竟,政客幫公屋居民調遷,就等於將一個本來是自己的選民調走。相反,為區內居民爭取什麼小恩小惠,政客倒是十分積極進取快捷。

公屋,其實老早就完成了歷史任務,但因為公屋而出現的扭曲政治價值,卻很頑固。

「對付公屋富戶浪費珍貴的公共資源!」請不要妄想會有政黨和政客,會用這個作為選舉政綱。雖然人人都知道,福利的原則是應該先幫助最窮,收入最低的人。「輪候公屋的時間太長!」起更多公屋吧!哪怕這些土地,本來有更佳的使用方法,可以增加庫房收入。也哪怕,原來賣地得來的錢,其實可以更即時有效地,幫到有需要的市民。與其由政府一條龍興建、管理和擁有公屋,有沒有方法,可以更直接有效地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捨棄興建公屋,改以收入水平為基準的租金津貼。其實,公屋也是一種津貼,只不過形式是以實物作津貼。以現金做津貼,好處是更有彈性。受惠的人,有選擇住處的自由。政黨、政客和官僚,可能不認為市民選擇住處有何意義。但現實反映,住什麼地方,對基層的就業機會和家庭照顧,尤其重要。再者,以租金津貼取代公屋,另一個好處就是當受惠的人收入上升,不用搬離現在住處,也可以透過將逐步減少津貼,從而將房屋福利資源,用在真正最有需要的人身上。從公義角度看,租金津貼肯定比公屋更公義。可惜,大家不可能期望政黨、政客和官僚支持這種既合理又公義的政策主張。正如文章一開始所講,好多人覺得政客遠離市民,尤其是要依賴政府的人,此更變成了政黨和政客的籌碼。自稱民意代表,其實永遠先代表他們自己的政治利益,信矣?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