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努阿圖的沉船保險

東周刊 (靈點一巴先, 2012.10.16)

 

有傳媒大肆渲染中港矛盾,港人如果不放眼世界,很容易被人蒙騙。綜觀全球,有哪個地方的失業率在百分之三全民就業水平,政府水浸,仍被形容為「水深火熱」的?奧巴馬恨都恨不到呢!

經濟繁榮、中港貿易頻繁,結果是全民就業,代價是香港居民購物的一點不便,可以說是快樂的問題(Happy
Problem);至於樓價爆升,根本原因,一則是美國瘋狂印鈔,更甚大陸人的需求因素,二則看個人立場:香港有一半家庭擁有自置物業,他們都是樓價上升的受益人。美國展開的減息期,始於二○○七年九月,有人明白要買樓保值,有人則守株待兔,現在有人悶聲發大財,有人喊上不到樓,際遇不同,眼光問題而已。不過,既然只要喊得大聲,政府便會慷納稅人之慨,所以,現今香港,鏡頭前都爭着認窮,不難理解。

香港的老闆、打工仔,絕大部分對社會作出實質貢獻,不過他們之中,許多都有一個迷思:雖然明白香港有不少搶着認窮的人(例如一滿十八歲便入紙輪候公屋的「大學生」),不過人家發着窮惡,最好還是給點錢打發他們;畢竟,發窮惡的人太多,社會就不穩定,一點點的保護費或掩口費,還是需要的。

世界各地的政治演員,靠着上述的「理由」,成功把納稅人的善心轉化為恐懼,「你要是現在不付點錢,小心暴動啊」。就這樣,原來針對救急扶危的善心救濟,變成了社會安全理由的財富再分配。再進一步,福利更成為歐式福利或美國人稱之為Entitlements,拿政府錢,就如新界丁屋,人權來的。好了,當「救濟」發展成為「人權」,納稅人希望的安定繁榮,又是否求仁得仁?

歐洲之旅,遇到了奧利花。聽口音,我問:「德國人?」奧利花即刻擺出反國教的十字死光手勢:「閘住,我是巴伐利亞人。我們的BMW暢銷全球,龐大的利得稅都給德國的聯邦政府拿去補貼東部地區,更不要說我們的錢有多少冤枉地給了希臘。」說完後,還不厭其煩跟我說,巴伐利亞是德國州份中唯一擁有Free State銜頭的,可以隨時獨立云云。

以為奧利花怪人一個,沒有甚麼代表性。回到香港,國際版頭條:「不滿分擔意大利國債威尼斯人爭取獨立」,再到財經網頁,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Catalonia,著名球隊巴塞隆拿所在地),比利時的荷語區法蘭德斯(Flanders),德國的巴登符騰堡州(Baden-Wuerttemberg),也有分離的聲音。希臘、西班牙街頭,早就出現騷亂、燒車胎甚至自焚畫面。說福利優厚,沒有甚麼地方比得上歐洲吧?

說到底,把錢塞給對自己生活都不負責任的人,買他們怕,然後期望和諧社會?歐洲人給政客騙了,今天政府破產,人心思離,繁榮安定都沒有了。看着這艘昔日華麗的鐵達尼,正在沉沒,而香港政客為着選票,帶着香港走上這條沉船。無奈?都是那句,明白我說甚麼的,最低消費,買個瓦努阿圖保險吧。

 

輯錄自      477期 Book A     【靈點 一巴先0.1%】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