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圍城

信報 (經管智慧 B15, 2012.11.21)

 

一個星期六下午,我要由將軍澳去天水圍。問過天水圍居民,知道入「圍城」最快的方法,除了搭的士之外,就是搭港鐵。由將軍澳出發,轉三程車才能乘搭西鐵線,到了天水圍站,還要搭行駛速度又慢、班次又不頻密的輕鐵才去到目的地。最慘的是,路程竟然要一個半小時。趕時間的我,終於體會到天水圍居民心裏着急,卻又只能無奈等待的悲情了。

 

政策排除其他交通工具

回家查看香港土木工程處的一份報告,發現政府對天水圍的交通建設,只提及輕鐵及西鐵兩項公共交通工具。再看看其他接駁市區及天水圍的公共交通服務,發現天水圍的小巴及巴士路線少之又少。更令人驚奇的,是政府竟然禁止所有的紅色小巴進入類似天水圍的新市鎮。

此外,港鐵在描述輕鐵網絡時說過,要將輕鐵「如道路般能到達區內每一個角落」。回想我在天水圍站搭輕鐵時,發現該區的道路主要都是被輕鐵路線霸佔,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若要進入天水圍,都必須繞過輕鐵路軌行駛。而在嘉湖銀座的輕鐵路軌和商場之間,竟然只隔一條狹窄的小路。就算巴士小巴要給人落車,都因為被輕鐵佔領道路,而要停在距離商場五分鐘路的車站。輕鐵擴展到新市鎮的每一個角落,的確是名副其實。

咦,難道港鐵的最終目標,是要佔領圍城?

相反在市區,小巴能直接停在門口讓乘客落車,讓乘客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到達目的地。我從輕鐵線的銀座站下車時,看見一對年邁的公公婆婆互相扶持、搖搖欲墜地從巴士站迎面走向商場。兩位長者沒有子女兒孫攙扶,亦沒有菲傭照顧。只能憑各自微薄的力量,相濡以沫,一步一步地走向終點。親眼目睹如此讓人心酸的情景,叫我如何不歎息,又叫我如何不罵港鐵無情?

政府當初興建天水圍的時候,根本就是要讓港鐵控制天水圍的交通。

所以說,港鐵霸權是政府與港鐵官商勾結,就一點都不為過了。而以上所有問題,包括港鐵霸權,包括要公公婆婆那麼辛苦地行一大段路,歸根究底,都是政府及一眾立法會議員制定的「鐵路優先政策」造成的。

 

扼殺競爭資源分配失效

以前要起鐵路,是要經過審慎的統計,確定市場有足夠需求應付供應及營運成本,才能被拍板通過的。不過,如今的港鐵要興建鐵路已經省略了很多麻煩。因為只需某議員強烈要求,不論有無足夠的市場需求,一條新的鐵路興建計劃就可被通過,而港鐵當然也樂見其成。這樣的制度改變,便造成了港鐵若在自由競爭的交通市場下營運,就會不夠乘客埋單的結果。

作為港鐵最大的股東,政府當然不能坐視不理。所以當港鐵要求政府,先閹割、再杜絕所有的競爭對手,並要求加價,政府就一口答應了。而港鐵嘗到了甜頭,當然會想繼續加價。

最後政府為了要補鑊,減少港鐵光明正大地搶錢的數額,就只好對港鐵實行價格管制,亦即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地鐵票價調整機制」了。

政府實施價格管制,最大的缺陷,是會浪費資源。結果是什麼?就是供求失衡:即是在交通市場上,有車無人搭,有人搭不到自己想搭的車。

有無發現,從人多擠迫的荃灣綫轉搭西鐵線,彈指一瞬間,身邊的人少了好多?天水圍長期缺乏紅色公共小巴,而由天水圍來回市區的西鐵缺乏足以應付開支的客流量,就是浪費資源的最佳例子。

自由市場之美,就在於其歡迎各方供應商進入市場,進行公平競爭,讓最具競爭力的供應商脫穎而出。在價格方面,只有自由跳動的價格,才能最有效地分配資源。當一個供應商大幅提高價錢,賺取暴利之際,在自由市場之下,就會吸引其他貪錢的企業家,爭相提供,滿足市場需求,令價格下跌。而不能迎合時勢需求的供應商,就會因競爭而被相繼淘汰。

政府昨日的「鐵路優先政策」,引致今日的票價管制及競爭限制,是一條自食其果的不歸路。因此,政府及一眾議員,應及早回頭是岸,承認錯誤,放寬新市鎮的交通服務競爭。

當每一個香港人,由任何的起點,去到任何的終點,都可自由選擇的時候,才能做到真正的「交通方便」,而政府的「地鐵票價調整機制」就可壽終正寢。

所以最後想問各位讀者一句:有選擇,不好嗎?

 

作者為獅子山學會助理研究員
馮瑞閑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