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反革命

壹週刊 (壹擋專政 A006, 2013.01.24)

 

蘇維埃時代,有天史太林忽發奇想:「社會主義的成功,需要大量鐵釘。」「來人,傳令下去,每年要造85,000億顆鐵釘。」史太林一聲令下,全國總動員,不消一個月,85,000億顆鐵釘就造好了。《真理報》的頭條報導大字標題:「計劃經濟取得偉大勝利,生產效率遠高於美帝同期40,000億顆鐵釘。」

「偉大的領袖,我們雖然有大量鐵釘……不過,為了達到生產目標,國家工廠將它們造得太短小了。人民需要的鐵釘,卻是不同長短大小。」經濟部長如是說。「國家計劃經濟的優越性,就是我們可以有秩序地靈活變通。」史太林說這句話的時候,倒是真心相信這個講法。「再傳令下去!要造85,000億顆不同大小長短的鐵釘。造大一點吧!」史太林心想這一定是計劃經濟再次偉大勝利。「偉大的領袖,蘇維埃的鐵釘雖然有各種長短大小,供應量卻有點不勻稱,大鐵釘也造得太大。再講,我們將鐵都用來鑄釘,國家已經不夠鐵。有工人說,國家工場裡不夠螺絲,甚至沒有鐵鎚。」經濟部長以為,如果說真話,偉大領袖就會有個答案。「來人,將這個叛徒押下去,懲以反革命罪,終身剝奪政治權利。」施政報告,被《蘋果日報》譏笑為「拖政報告」。說到底,增加不了供應量,社會上的「聲音」就會要求增加供應。增加供應?沒有問題。每個單位面積起得小一點就可以了,不是嗎?香港第一幅「限呎地」大家記得嗎?無錯,就在豪宅區九肚山。當時已經有市場人士說,這塊地是錯配。

「難道上車人士就不配住入豪宅區嗎?」革命式的思維,就是要挑戰階級的枷鎖嘛。九肚山這一幅地,設計出來之後,就有人提出:「車位好像不夠。」豪宅要車位,限呎樓盤不用吧。不過,公共交通配套又怎樣呢?其他社區設施呢?原來,一幅地皮上面可以住多少人,取決的因素,除了是單位數目,更重要是交通和其他配套。政府要達到增加單位供應的數目,可以靠取巧,不過數字上交差,卻解決不了現實問題。計劃經濟下,供應是一個數字。現實世界,供應是滿足需求。過去幾年的市場現象說明,香港最是供不應求的,不是細尺碼的上車盤,而是有能力去負擔的中產家庭需求的中、大型單位。「上車難,聲音大,政府回應社會訴求,有什麼不對?」首先,數字是不會騙人的。無錯,上車難。不過,自然的市場生態,卻是細單位換中單位,中單位換大單位,騰空出來的細單位,就是上車盤。這個過程,叫市場流轉。當政府的規劃,愈來愈傾側向細單位,香港就愈來愈多人困在樓市的底層。要是真正聆聽民意,香港最多人投訴,除了是樓價貴,更多是居住環境狹窄。降低流轉速度,是德政嗎?史上所有樓市泡沫,爆破之後都會有些重災區:配套、樓盤位置設計等,原來都有問題;上車盤,更是泡沫死傷最慘重的一類。史太林的鐵釘,造錯,大不了熔掉再鑄。樓,可是幾十年的不動產,規劃錯了,手尾可不是懲處一個部長就可以解決得來。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網誌 –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