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 電子產品的新戰場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2, 2013.05.31)

 

不過十年前,社會棟樑在磨拳擦掌,說微軟霸權,誓要政府出手打壓。結果由蘋果的iOS和Google的Andriod,智能手機到平板電腦,牽起的破壞性創造,取替了的不只是微軟,還有廿世紀末的個人電腦年代。

沒有微軟造就個人電腦革命,不會有互聯網的浪潮。社會棟樑身在福中不知福,只知道誰賺得錢多就要打倒誰;這種簡單的思維,時刻在警惕我們,沙紙和獨立思考能力,存在一定反比關係。

個人電腦式微,新的兩大霸主,一是蘋果,另一是Google。究竟最終誰會擊敗誰?尤其蘋果樹大招風不在話下,那種霸氣也種下了仇恨的禍根;至少我見到不少之前反微軟的社會棟樑,轉了去挑剔蘋果的生產程序、稅務安排、人權、環保等。

取締iOS未必是Google。可以肯定,Wearable Gadget是下一個重要戰場。甚麼是Wearable
Gadget?Google眼鏡是一個例子,但是仍然處於實驗階段,要到大規模市場應用,還有一段距離。但毫無疑問,話音輸入和肢體動作辨析的技術,過去幾年是進步神速,未來人和機器的操作,未必一定要靠那一片觸控屏幕;就正如五年前,好多人仍然在辯論,鍵盤和滑鼠是否不可被取代一樣。

不過,我對Wearable Gadget的最大期望,是它們可以在不為意的情況下,監控使用者身體狀況變化,然後就環境狀況,提供有用訊息;例如發現使用者血糖偏低,就透過智能手機提醒他附近有那一家甜品店有特價優惠等。需要的技術,其實大多都是現成,只差一點將各部份組合起來,然後以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去生產和推出市場。資本主義,就是靠這種組合創新來進步,又何需社會棟樑和政府費神?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