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篩選機制變成爭取平等選舉的王牌

壹週刊 (壹擋專政 A010, 2013.09.19)
將「民主」,偷換成「民主程序」,是語言偽術。
正如將「法治」變種成「以法治國」,是政治的詭道。大多數人不察覺當中的分別,亦以為社會愈多條例規則,法治基礎也愈強,殊不知隨着規條愈來愈多,政府的權力也愈來愈大,法治基礎也愈來愈薄弱。
什麼是「民主」?民主,是人民對政府的制衡,防止政府的權力被濫用,也防止政府的權力被長期壟斷。事實上,不干預的小政府,再加上民主制衡,已經是人類歷史至今,已知最好的政治制度。
什麼是「民主程序」?許多半桶水政治學者和評論員,都將普選等同了民主;這個謬誤,就有如將做愛和愛畫上等號。尤其是某些土炮政治學者,醉心研究不同的選舉模式和策略,但是講到民主的政治價值觀,硬是講不出一個所以然,彷彿什麼事情,最終解決方法都是公投;他們就像泌尿科醫生講兩性感情關係,想到的總是一組器官。
經過土炮政治學者傳教式的宣揚,香港主流尤其是年輕一輩,都將選舉當作是民主的全部,公投則是一切政治糾紛的最終極解決方法。
「香港人要選舉,就給他們差不多的一個過程,做一場戲。總之,什麼都不要離開《基本法》的框架吧!」北京也好,西環也好,最高興就是民主被貶值成一個程序。
負責香港事務的京官或西環信差,沒有講清楚的是,所謂基本法框架,重點其實只得一個,就是基本法第一章第一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他們恐懼民間公投,更不希望北京在香港的代理人,不是集權政治利益共同體認為可信的人。何謂可信?要知道,就連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元老的兒子薄熙來,都可以成為集權政治利益共同體的敵人,在中共政治當中,根本沒有什麼真正可信的人。只有黑材料和架在頸上的一道鍘刀,才是維繫這個利益共同體的關鍵。近年香港也愈來愈多中共式鬥爭的情節,說到底,是中港融合的一部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地方,言論自由和傳媒競爭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某些地方,消息總要有一定程度的封鎖,免得這些黑材料被用作政治鬥爭的工具,破壞利益共同體的和諧一致。
北京不可以掌握每個政客的來龍去脈,所以就算客觀條件上,無論誰當特首都不能不遵守基本法第一章第一條,北京仍然要設下關卡,也就是泛民主派口中所講的「篩選機制」。「由委員會提名,然後由普選產生。」泛民認為這是假普選,不是沒有道理。說到底,提名委員會的功能不是提名,而是篩選。名不正則言不順,既然如此,將之正名做篩選委員會,行使的不是提名權,而是否決權。北京希望有否決機制,大家就倒不如思考一下,怎樣令這個否決機制更公平一點;舉例說,泛民可以主張,將提名權交回民間,但篩選委員會有權否決公眾提名,而且否決的門檻要低。當北京有否決權,香港人也有否決權,在博弈的邏輯之下,北京為免特首選舉的競爭者一直懸空,西環信差在指揮時也要有所收斂,在現在這個困局中,這個構想未嘗不是一個討論的曲線出路。
李兆富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壹週刊 (壹擋專政 A010, 2013.09.19)

 

將「民主」,偷換成「民主程序」,是語言偽術。

正如將「法治」變種成「以法治國」,是政治的詭道。大多數人不察覺當中的分別,亦以為社會愈多條例規則,法治基礎也愈強,殊不知隨着規條愈來愈多,政府的權力也愈來愈大,法治基礎也愈來愈薄弱。

什麼是「民主」?民主,是人民對政府的制衡,防止政府的權力被濫用,也防止政府的權力被長期壟斷。事實上,不干預的小政府,再加上民主制衡,已經是人類歷史至今,已知最好的政治制度。

什麼是「民主程序」?許多半桶水政治學者和評論員,都將普選等同了民主;這個謬誤,就有如將做愛和愛畫上等號。尤其是某些土炮政治學者,醉心研究不同的選舉模式和策略,但是講到民主的政治價值觀,硬是講不出一個所以然,彷彿什麼事情,最終解決方法都是公投;他們就像泌尿科醫生講兩性感情關係,想到的總是一組器官。

經過土炮政治學者傳教式的宣揚,香港主流尤其是年輕一輩,都將選舉當作是民主的全部,公投則是一切政治糾紛的最終極解決方法。

「香港人要選舉,就給他們差不多的一個過程,做一場戲。總之,什麼都不要離開《基本法》的框架吧!」北京也好,西環也好,最高興就是民主被貶值成一個程序。

負責香港事務的京官或西環信差,沒有講清楚的是,所謂基本法框架,重點其實只得一個,就是基本法第一章第一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他們恐懼民間公投,更不希望北京在香港的代理人,不是集權政治利益共同體認為可信的人。何謂可信?要知道,就連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元老的兒子薄熙來,都可以成為集權政治利益共同體的敵人,在中共政治當中,根本沒有什麼真正可信的人。只有黑材料和架在頸上的一道鍘刀,才是維繫這個利益共同體的關鍵。近年香港也愈來愈多中共式鬥爭的情節,說到底,是中港融合的一部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地方,言論自由和傳媒競爭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某些地方,消息總要有一定程度的封鎖,免得這些黑材料被用作政治鬥爭的工具,破壞利益共同體的和諧一致。

北京不可以掌握每個政客的來龍去脈,所以就算客觀條件上,無論誰當特首都不能不遵守基本法第一章第一條,北京仍然要設下關卡,也就是泛民主派口中所講的「篩選機制」。「由委員會提名,然後由普選產生。」泛民認為這是假普選,不是沒有道理。說到底,提名委員會的功能不是提名,而是篩選。名不正則言不順,既然如此,將之正名做篩選委員會,行使的不是提名權,而是否決權。北京希望有否決機制,大家就倒不如思考一下,怎樣令這個否決機制更公平一點;舉例說,泛民可以主張,將提名權交回民間,但篩選委員會有權否決公眾提名,而且否決的門檻要低。當北京有否決權,香港人也有否決權,在博弈的邏輯之下,北京為免特首選舉的競爭者一直懸空,西環信差在指揮時也要有所收斂,在現在這個困局中,這個構想未嘗不是一個討論的曲線出路。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