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歷史看獅子山精神

香港商報 (2015.01.27, A02, 獅子山下)

近年,「獅子山精神」成為香港的萬能匙,例如,有人把一幅像符的東西掛上獅子山頂,就說這是獅子山精神;又或者,某人說「無糧出仲要拎錢坐車返工體驗港人獅子山下精神」。無論亂拋垃圾破壞公物,抑或是上班無糧出,似乎誰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各自表述何為獅子山下精神,但如此定義,實在不夠嚴謹,要得獅子山精神的真諦,必須回歸歷史。

英國人自1841年鴉片戰爭以武力從滿清政權手上奪取香港島時,獅子山尚未出現在港英版圖,香港的權力核心,一向都在太平山下,就算在1898年後英國開始租借新界,獅子山仍是被視為蠻荒之地,太平山的重要性,一直在獅子山之上。某程度上,太平山代表着英國人輸入的高效政府管治、全球貿易和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包含法治精神),都是香港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石,但為何香港人琅琅上口的不是太平山精神而是獅子山精神?

說到底,一個地方的成功,人的質素跟制度一樣重要。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曾布滿全球,她的文明和制度亦輸出到美洲、印度和非洲多國,不過除嫡系的加、澳、紐等國家外,非盎格魯薩克遜為主導的殖民地鮮有像香港般成功。所以,我們要問的,是香港人才從何而來?

內地移民務實拼搏

香港人口大幅飆升,配合經濟起飛,都是發生在戰後,正正是香港電台電視節目《獅子山下》的背景。為何突然大批人湧到獅子山下居住?只要對近代中國歷史有少許認識的人都知道,那時祖國的大好河山,受「三年自然災害」和激進社會運動蹂躪。縱使如此艱難,有些人仍然咬着牙根,選擇留在內地,希望改造社會,為國效力。也有許多人受不了,為了生存,放棄建設祖國的理想,抱着籃球,就跳進茫茫大海,偷渡香港,這批人當中許多就聚居在獅子山下。這批人有什麼特質呢?有別於掛符於獅子山上的理想主義者,他們非常務實,不會以卵擊石,不會做一些渺茫幼稚的事以為社會會按自己的意願改變;另一邊廂,他們亦不會死守在他們認為沒有希望的地方,「有汗出無糧出」、努力但沒有成果的地方,他們會勇於「跳船」離開。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就是這一批聚居在獅子山下的人,憑着他們的才智膽識,再加上英國人太平山下賦予的優良制度,創造了令世人驚訝讚嘆的經濟奇迹。隨着英國人撤出,太平山褪色,獅子山下精神正式取而代之,令不少香港人引以為傲。

莫扭曲獅子山 精神

由是觀之,獅子山下的一代,就是「跳船的一代」,簡單來講,就是做人要懂轉身、懂看時勢、醒目,就像《鹿鼎記》韋小寶的角色一樣,無論是大清皇帝,還是天地會總陀主,都服侍得妥妥當當,辦事都令各方放心,善於把自己「搓圓撳扁」,成為中間人的角色,目的是令交易各方都開心,於是世界各地的政商界,都樂於讓香港當這個中間人的角識,香港人亦因此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若香港新的一代失去了前人的胸襟和眼光,而變成一群絕不妥協、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又或是無糧出都不懂跳船不敢另謀高就的人,如此「新獅子山下精神」,又怎不叫人黯然神傷?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王弼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