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不撐碼頭起樓?

信報財經新聞 (獅子山學會) 2017-06-17

有誰不撐碼頭起樓?

有謂「香港地少人多」,經常被人重複論述,印證本港教育制度有多成功。請大家不要誤會,我所指的成功,並不是成功注入知識,訓練思考能力等這些技巧。我所指的成功,是指成功達到制度的目的。填鴨式教育你說目的是什麼?

以前要洗腦要填鴨,就靠老師,但今天,就算懶在家,在Facebook都看到朋友行山打卡。其實大家不就看到香港有幾多山,有幾多樹?事實是香港約七成的土地都未曾開發。不過,相比起未開發的土地,現在已經被用來起樓的地,但是因為政府各種土地用途限制,未被盡用,而導致浪費的問題,更加應被注視。

土地規劃的原意是什麼?幾百年前,所有人都是農夫,而土地都自然用作耕種和住宿。科技一直進步,經濟愈來愈自由,讓人類懂得開始分工合作。直至到工業革命,開始有勁噴黑煙的工廠。相信有得選擇,都沒有人想住在工廠旁邊。

在填鴨教育制度下,讓人把土地規劃變成政府應有的責任。可是,政府官僚是欠靈活的。他們對預防災難的監管,就是進行stress test。而這些stress test的準則,就是看歷史上一次最厲害的一次災難,無論是股市監管要看上一次金融海嘯,又或者要檢查樓宇結構,會否能夠承受地震和火災等。問題就是,上一次最嚴重的災難,對比再上一次,不就是超出了預期嗎?

政府的土地規劃,只依靠地積比率和用途作限制,衍生嚴重的問題。從前樓宇得幾層,一塊地只能作一種用途。所以,土地規劃是從上到下,是2D的。一班官僚,拿着地圖,把一區劃成工業區,另一區劃成住宅區,又將一家學校,一家醫院等放進規劃圖則當中。當一塊地,被規劃成用作起學校後,會怎樣?起一間中學,或小學,同樣都是6、7層高。但今天,連公屋都40多層高。一塊地,被劃成建一間學校,等於直接浪費上面30多層樓的空間。

有誰說協恩中學,必須與小學分為兩幢不同的建築物?我預期填鴨會問,如果學校起這麼高,不就少了操場空間?其實少了建築物,將小學中學起在同一幢樓,不就可以釋放更多地方用作操場球場運動場?

應全面開放土地規劃

甚至,我們可以問,為何協恩中學和King George V中學,需要用兩塊土地,而不建在同一幢建築物上面?有人會問,這怎麼可能?其實Morgan Stanley,Credit Suisse和Deutsche Bank三間不同的銀行,不就同樣分同一幢向上發展到118層的ICC?未試過,是否等於不可能?

現在有人建議在葵涌貨櫃碼頭預留20米空間,然後在以上建設平台向上發展,建起住宅樓宇。該計劃計算可以用144公頃建設住宅。如果按5倍容積率計,可建14.4萬伙。如果按6倍容積率計,更可建17.28萬伙。獅子山學會對此建議,絕對歡迎,不過覺得實在太保守。如果葵涌作為荃灣新市鎮都能用8倍容積率,為什麼貨櫃碼頭不可以?

政府如果鬆綁,讓碼頭以上空間自由發展,實在是天大喜訊。獅子山學會要求,是全面開放土地規劃的限制。到時,公園下可以建停車場,甚至學校以上可以建住宅,釋放出大量土地空間,令我們不再要說香港是地少人多。

白仲祺

作者為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