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農場和社會制度

商報/2019-01-30/吳健華 (獅子山學會項目主任)

近日看到一段關於以色列集體農場Kibbutz的短片,在長約15分鐘的短片裏,完全看得到主持對集體農場生活的嚮往,結尾的個人感受更彷彿恨不得馬上能成為其中一分子。但假如讀者和主持一樣,以為在集體農場內便是生活在天堂,隨便可以住大屋兼不用憂柴憂米,無疑是有些天真。

集體農場汰弱留強
我上網查過一些資料,其中包括曾走訪以色列7個Kibbutz的北京語言大學謝小慶博士的介紹。首先,集體農場並不如一些人所想般「大愛」,其結構甚至可算是「精英制」,據謝博士如是說:「那些不是在公社中長大的人要想進入,比在中國考公務員還要難。」外來申請者要IQ和EQ高,還要經過六個月的「作客期」和兩年的「實習期」,然後還要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投票通過才能加入,而之所以審查如此嚴格,全因農場目標是不會養寄生蟲,在農場生活的人必須要絕對付出,除了要將所賺到的錢全數上繳農場外,還要靠勞動來為農場帶來貢獻,據說就算是勤勞的申請者也未必能夠通過。另外,集體農場還有一點是與左翼思想背道而馳的,就是沒有退休制度,因為他們認為除非一個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否則即使到了80歲,也應該參加勞動,而勞動更可有益於老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羨慕集體農場制度的人,經常埋怨在香港生活是被剝削、不公平,常吵着要財富再分配,但我們的香港,不是每天大開中門歡迎150名人士來港了嗎?不是已有林林總總不同的福利了嗎?不能或不善勞動的人,有綜援供養着,甚至因為他們的綜援身份,可以比別人更快入住公屋,還可以由社會提供全數或部分的租金資助,香港會如集體農場般拒絕32萬3千多綜援人士居住嗎?甚至就算有綜援人士偷偷出外賺錢不申報,亦沒有人提出要全面檢討和收緊申領綜援的條件,寬宏地不作計較。而在照顧長者方面,就更加優厚,既有毋須申報經濟狀況的長者津貼,還有醫療補助,香港,無疑是更加充滿愛心的地方。

長者要參加勞動
集體農場汰弱留強,讓農場可以繼續保持運作,假如崇拜集體農場認為這是沒有問題,那又是否同意農場要長者工作到不能自理的那一天?現在特區政府將長者綜援提高至65歲才可申請,與澳洲、丹麥、集體農場目的一樣,都是為了讓整體社會得以延續下去,但有人卻無視政府的立意,難道他們「大愛」的目的就是要早日分光香港的財產?他們所謂的「公平」就是要讓59歲以下的一群做到昏天暗地不能置業成家,去供養所有60歲以上仍有氣有力的人士,製造特權階層?

假如有人覺得人家的集體農場才是理想生活,香港和集體農場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可以自由決定留下或離去,有些人或者應該移民去以色列,再試試能否入住集體農場,只是以色列有六成以上的戰鬥部隊,都是從集體農場徵召,在香港養尊處優的人,又是否能夠接受?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