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想停電

沒人想停電

香港商報(獅子山下) 2015-11-24

記得今年3月舉行「地球一小時」自願停電活動時,看到一位住在印度的朋友在臉書上寫了一個笑話: 「你們發達國家和地區一年才辦一次『地球一小時』,而我們印度住在郊外的人每日差不多一半時間都停電,看誰較環保?」從中電提供的數字看,香港平均每戶每年只停電2.6分鐘。筆者曾在北美洲住十多年,停電雖然不常發生,但在天氣惡劣的日子,全城大幅停電多個小時絕對不陌生。

管制機制保障電力供應

近日立法會對於開放電力市場進行諮詢,對此,獅子山學會立場簡單。香港電力供應商均為私營企業,跟香港政府訂下管制計劃協議。其實對於電力提供者,市民的要求很簡單: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就是運作暢順到一個極點,令沒有人記得它們存在。每天香港人放工放學回到家裏,一按電掣,電燈便會自動亮起來。

現在管制機制設定利潤上限,其實是鼓勵供電商增加投資。利潤上限是設在整體固定投資的一個百分比,固定投資越大,所能產生的利潤越高。但換一個角度,這種過度投資絕對令香港電力供應可靠度大大提高。筆者想不起上一次香港大型停電是什麼時候,你想得起嗎?

香港人是最實際的。我們最喜歡有選擇,因為我們深深相信在公開競爭下,賣家最有動力去提供最好的服務給客戶。我們亦明白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所以雖然電力供應並沒有選擇可言,但香港的電力供應可靠度的確是接近全世界最高。相信沒有人想要一個經常停電的系統。

要在廉價與環保間作取捨

管 制機制鼓勵電力供應商增加投資,電費增加是必然的問題。如果同一質素和高效率的服務,價錢可以降低自是一件好事。在現今機制下,香港發電大約50%用煤作 原料。因為空氣污染問題,未來發電原料將會增加天然氣的比例。天然氣成本較煤高,電費自然有提高的壓力。如果要減電費,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倚靠較經濟的燃料發電。香港市民要在電費廉宜與環保間作取捨。

當然,就算增加天然氣作供電燃料,香港亦應該採購最低價的天然氣。天然氣本身有兩種供應方式:用喉管直接輸入氣體和引入液體天然氣(LPG)。液體天然氣價格較低,但是需要儲存設施。香港現在已經有天然氣的喉管,但並沒有能接收液體天然氣的大型收集站。獅子山學會認為增加不同種類的天然氣入口途徑可以有效控制開支,令電費減少上升壓力,甚至可以減價。

香港人很少談到停電問題,完全是因為香港的電力供應能夠做到運作暢順,令停電幾乎絕迹。就算想環保、想減低電費,亦應保持現有高可靠度。

白仲祺

作者為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

laurence.pak@lionrockinstitute.org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