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保蝗黨」

信報 (專家之言, P.37, 2011.03.16)

香港人一向善於活化舊詞彙,以含蓄的舊語言來反映最新社會百態,不少是神來之筆。這些「潮語」中,一個好例子就是把女性的乳溝形容為「事業線」;女權分子也許認為是一種侮辱,不過現在「事業線」一詞的廣泛應用,足見是讓人會心微笑的佳作。

最近亦有一新潮語「蝗蟲」,因財爺曾俊華亂派錢,引爆了本地人和新移民的深層次矛盾,曝光率在網上討論區正以幾何級數上升,同時也向主流媒體蔓延。

其實蝗蟲一詞,在財政預算案前早已被香港八十、九十後網民用來形容來港自由行的內地同胞。蝗蟲者,查考《辭海》的解釋,係指「飛蝗,常成群飛翔」;《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亦記載: 「蝗蟲起,百姓大餓,布糧食亦盡,各引去。」如果以此形容南來搶購奶粉再轉售國內圖利的同胞,雖刻薄卻生動地勾劃出同胞們搶購貨品時的豪氣和氣勢,也帶出了本地父母為奶粉而奔波的無奈。

《辭海》對蝗蟲的另一解釋,是「比喻貪婪掠取者。」清.秦篤輝在《平書.文藝上》有云: 「然儒中邪僻貪婪者亦多,今謂之蝗蟲。」於是有網民以蝗蟲一詞延伸應用到新移民身上,認為他們來港不夠七年,又拿綜援(關於未成為永久居民前如何領取綜援,因篇幅所限,或另文再談),移民香港只為領取香港福利,正是貪戀香港的財富,掠取幾代港人努力的成果。

蝗蟲問題無分疆界

事實上,在3 月6 日泛民發起的反預算案大遊行,就有新來港的遊行人士說:「派罐頭,想食死我地咩,幾多防腐劑呀。我地依家就係唔要罐頭要錢呀!」【註1】而根據報道,有份發起遊行的職工盟李卓人亦表示「不滿新方案未能令新移民及十八歲以下市民受惠。」

【註2】

然而,如果一枝竹篙打一船人,把所有新移民和自由行的大陸同胞打成蝗蟲,是否過分偏頗?內地人插隊隨地吐痰大聲喧嘩的固然很多,但在我童年記憶裏,香港人曾幾何時也是如此,不過我們比他們早幾十年經文明洗禮;我也深信他們最終會受香港人影響,明白守規矩帶來的好處。其實,內地人中有教養的實在不少,新移民也不一定是靠綜援維生的。蝗蟲前蝗蟲後的稱呼,純粹以地域把人分等級,有人卻美其名把這叫維護本土利益,這樣的觀點獅子山學會實在不能認同。

但是,蝗蟲問題在香港真的不存在嗎?獅子山學會擔心的是本土出產的「保蝗黨」,才是蠶食香港核心價值和財富的最根本問題。

《辭海》亦把蝗蟲比喻為「變賣產業過活的不肖子弟。」宋朝孫光憲在《北夢瑣言》卷三曰: 「不肖子弟有三變:第一變為蝗蟲,謂鬻莊而食也;第二變為魚,謂鬻書而食也;第三變為大蟲,謂賣奴婢而食也。」當有人說: 「派罐頭,想食死我地咩,幾多防腐劑呀。我地依家就係唔要罐頭要錢呀!」是誰助長這些蝗蟲風氣?

正如本會的創辦人李兆富在其專欄說: 「以前的香港,福利就是一種恩惠,一般人都可免則免,就算艱難一點也寧願靠自己。至於新移民,香港什麼都沒有,只有機會,下來就預了要捱。當年的新移民,不但最有拼搏精神,也是最能代表香港核心價值的一群人。今天呢?遊手好閒的人,只要整天叫苦連天,政客便挺身而出,有理無理要爭取一百萬樣福利,政客自己也建立了鐵票碉堡,永遠連任。愈多人望天打卦,政客的市場也愈大。如是者,香港也由只有機會的地方,變成只有數的地方。」

全民養老計劃不可取

連小孩都知道小蜜蜂要勤做工才能過冬,要努力為自己將來打算時,保蝗黨就叫人老來攤大手板讓其他納稅人接濟;當香港著名經濟學家韋卓思(Dr. Jim Walk er)都撰文指泛民要求的全民退休保障不可取【註3】, 「股壇長毛」更以此計算出,單單支持這計劃已經要把香港將來的稅率提高一倍【註4】;港台節目主持周融對李卓人說,全民養老這東西在西方世界已證實破產,千萬不可帶來香港、不值得把子孫的未來都押上去時,得到李卓人的回應是: 「人家都幸福了幾十年啦!」我們如此先使未來錢的保蝗黨,又怎怕養不出鬻莊而食的不肖子弟?

【註1】http://bit.ly/dFFHoP【註2】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 10302/18/mz4f.html【註3】http://bit.ly/gtkYQM【註4】http://bit.ly/g1qCIV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info@lionrockinstitute.org王弼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