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為領袖 害苦人民

am730 (C觀點M06, 2012.1.6)

有退休高官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下屆政府應摒棄「回應式領導」,改為以長遠的規劃領導社會前進。他認為:「如果政府完全無計劃,(面對經濟波動)只會手足無措,有計劃反而可因應轉變做調節。」我聽到這類意見感到恐懼。人真的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嗎?如果沒有,我們又怎能期望領袖能為我們作長遠規劃?海耶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醒我們,人類所犯的嚴重錯誤,皆因對自己的無知認識不足。所以老子說:「知不知,尚矣!」

一個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領袖,才會謙卑,才會尊重人民的意願,才能及時回應客觀環境的改變。我們正處於一個大變動的時代,原有的社會運作系統已明顯出了問題,誰也看不準今後會怎樣演變。因為,參與這場演變的力量既多元又複雜;有來自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民族的、自然環境的因素;它們之間又互為影響,各自轉變;人類根本沒法預期這場轉變的路線與結果,又憑甚麼去預先作好應變的計劃?

香港在這場演變中扮演的角色十分微小,我們很難有主導能力。因此,我們能夠回應得快已很好,談pro-active簡直是狂妄自大,一個自以為是的領袖,只會堅定不移地推行自己的計劃,把社會視作他的實驗室,把人民視作他的「白老鼠」。出現「偉大領袖」的日子,人民都會很苦。

香港的傳媒,一方面把政府說得一無是處,另一方面又期望政府大有作為,這是否自相矛盾。如果我們的政制真是那麼糟糕,我們應該叫政府做少些,留多一些空間給我們自找出路。引導人民把希望寄託在政府身上會有好結果嗎?

特區政府或許真的「無能」,但如果「無能」也可以令失業率低到3.4%,經濟增長超過5%;還可以每人派6,000元,那「無能」一下有甚麼所謂?世上有不少政制比香港完美,領袖比香港英明,政府比香港有為的地方,其管治成果都不見得比香港好。

現實一點來看,香港現在已經不錯,變的「值博率」不高,變壞的空間比變好的空間更大。不見得出了一個有為領袖之後,香港一定會變得更好。退休高官認為:政府又派錢,不策劃,令人??。但派錢起碼人人會有得益,而策劃卻可能把錢浪費,屆時市民可能更??。

政治領袖都喜歡向人民許諾,如果社會肯把更多的錢供他去策劃,他就可以讓人民生活得更好。不過,我們只要看看大部分公共開支比香港高的地方的情況,就知道這句說話的真實性有幾高了。香港人已越來越不願意去看這個客觀現實;這只會為政治野心家提供機會。把更多的資源交給政府去策劃,人民就更難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會踏上「通往奴役之路」。這絕非是香港人想見到的景象。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