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有QE冇EQ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B14, 2012.9.17)
上星期,聯儲局FOMC推出無限期,每月購入400億美元的按揭抵押證券。香港金管局即時反應,收緊銀行審批樓按。簡單思維背後,就是在資產泡沫時,增加市民上車難度;餘下仍然有能力上車,自然是抵抗力更強的業主。官僚術語叫:逆周期措施。
逆周期嘛,既然大家都想炒樓,就收緊槓桿。可惜現在的問題不在於信貸太寬鬆,而是鈔票購買力下降。資產泡沫,令價值變得更虛幻,扭曲了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賬面資產價格變得更泡沫,負債代價人為地壓低,資產收入能力卻不斷下降。簡單講,創造收入的能力才是衡量資本價值的基礎。忘記這原則往往帶來痛苦教訓。
投機,本來就是有賺有蝕。金融機構無視風險,填鴨式教育出來的知識分子,重複地說是問題因為貪得無厭。要官僚承認系統風險永遠無法處理,實在很難。事實上,現代金融的道德風險深層次矛盾,來自央行、銀行和政府三者互相依存的關係;賺錢時盈利歸自己,蝕錢卻由別人埋單,這種便宜的勾當,是令到泡沫升上半天高的熱空氣。
牛頭角順嫂都明白,人人都貪,不只金融業。人性,除了貪婪,還有恐懼;當兩個心理因素失衡,甚至連恐懼都只不過是「怕賺少咗」。這個時候令人更難上車,只會令「怕蝕底」的心理,更加變態。越多人相信,只有少數人能夠享受資產泡沫帶來的財富效應,政府壓力就越大。不過,當地心吸力發生作用,那些貪字得個貧的,又會叫政府做點事「救市」,央行的干預,就是這樣出現。總之,越靠政府,人的自我求生本能就越脆弱,有QE,大家的EQ也越來越低。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