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墜中等收入陷阱

信報 (經管智慧 B15, 2013.10.09)
正在為10 月20 日於泰國曼谷舉行的國際會議準備資料,主題為〈亞洲——中等收入陷阱和經濟自由〉,我有份主講的環節題目為「亞洲和中等收入陷阱:我們如何克服? 」(Asia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 How Can We OvercomeIt?)。
選擇這個環節,是我覺得身為香港人,有責任向亞洲各國朋友分享香港過去的成功經驗。正如非洲的一些前英國殖民地,當年一當家作主,土著便否定以往的一切,之後結果如何,不用我多講。我也希望,在香港仍是經濟自由第一、庫房水浸的光輝背後,能把我們的好東西趁早輸出外國,算對延續人類文明出一分力。
中等收入陷阱,作為一個經濟現象,不難得出一個共識,就是發展中國家當人均GDP達1.2萬美元左右,實質經濟增長便停滯不前,甚至經濟收縮。
尊重私有產權鼓勵投資根據亞洲發展銀行報告,一個國家陷入這個情況,可以觀察到的經濟狀況有:一、低投資比率;二、製造業增長緩慢;三、產業過於單調;四、勞工市場惡劣(原文為poor labour market condition)。
頭三項觀察,憑字面不難明白,至於第四項,什麼為之poor,工人像香港回歸前的打工仔身兼三職叫poor,還是好像法國零售業僱員星期日強迫要放假叫poor,報告沒有說明。
觀察到一些共通點不難,問題是什麼原因引起這些情況,才是關鍵。獅子山學會自然傾向用奧國經濟學派分析。而且,上述幾項觀察,更有因果關係,例如製造業增長緩慢,可以是外圍經濟影響;不過,更大可能是低投資比率引起。
為何人民或外資不願投資?可能是稅制和法例不利投資者,而勞工市場惡劣亦可以是因僱主不願作長遠投資所致。
對於如何鼓勵投資,經濟學早有定論,就是一個地區愈是對私有產權尊重,便愈鼓勵私人投資。而且,單看投資比率亦有一個盲點,重要的是有多少投資是屬於私人市場的。
共產國家也會投資,但廢除了私有產權,投資便只有由國家進行,也沒有外商敢投資,結果經濟過於單調,又發生投資錯配,一些工業產能過剩,一些就嚴重短缺,前蘇聯瓦解的例子,大家有目共睹。
過度傾斜妨礙產業多元有些國家進行經濟改革時,會給予外商優惠政策,或劃出經濟特區,其實就是政府作出保證,在特定的時空,保護和尊重某些機構的私有產權,以此吸引外資。
問題是,特別在規模細的經濟體系,如果尊重私有產權政策只適用外資而本國人民不能享受,就會出現:一、例如外資公司享受低利得稅,本地人卻繳交高昂的薪俸稅,結果是政策不鼓勵本地人儲蓄,故將來亦沒有投資的能力,最後的發展是外資都成為老闆大僱主,而本地人就一世打工;二、沒有本地人參與投資的經濟體系,產業亦不會太過多元化,因為有一些工種,是外資做不來的,本地人不充當企業家的角色,或政府法例對本地人的管制太多,扼殺了他們的創意,某類產業就是這樣死於萌芽,沒辦法在這些國家生存。
另外,一些國家推出的政策不利私人投資,除了是高稅制,還有過份干預勞資私人僱傭合約,例如對工資工時立法,還有一樣比較難察覺的,就是一些強制工人作退休供款的計劃,這些表面上是鼓勵儲蓄, 不過在現收現付(pay asyou go)的設計底下,只不過是轉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不過是老人家代替年輕人消費而已,亦壓抑了年輕一代的儲蓄和投資意欲。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一個經濟,不是一味投資好,也要消費吧?中國經濟不是要由投資走向消費模式嗎?這個問題,留待下周解答。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經管智慧 B15, 2013.10.09)

 

正在為10 月20 日於泰國曼谷舉行的國際會議準備資料,主題為〈亞洲——中等收入陷阱和經濟自由〉,我有份主講的環節題目為「亞洲和中等收入陷阱:我們如何克服? 」(Asia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 How Can We OvercomeIt?)。
選擇這個環節,是我覺得身為香港人,有責任向亞洲各國朋友分享香港過去的成功經驗。正如非洲的一些前英國殖民地,當年一當家作主,土著便否定以往的一切,之後結果如何,不用我多講。我也希望,在香港仍是經濟自由第一、庫房水浸的光輝背後,能把我們的好東西趁早輸出外國,算對延續人類文明出一分力。

中等收入陷阱,作為一個經濟現象,不難得出一個共識,就是發展中國家當人均GDP達1.2萬美元左右,實質經濟增長便停滯不前,甚至經濟收縮。

 

尊重私有產權鼓勵投資

根據亞洲發展銀行報告,一個國家陷入這個情況,可以觀察到的經濟狀況有:一、低投資比率;二、製造業增長緩慢;三、產業過於單調;四、勞工市場惡劣(原文為poor labour market condition)。

頭三項觀察,憑字面不難明白,至於第四項,什麼為之poor,工人像香港回歸前的打工仔身兼三職叫poor,還是好像法國零售業僱員星期日強迫要放假叫poor,報告沒有說明。

觀察到一些共通點不難,問題是什麼原因引起這些情況,才是關鍵。獅子山學會自然傾向用奧國經濟學派分析。而且,上述幾項觀察,更有因果關係,例如製造業增長緩慢,可以是外圍經濟影響;不過,更大可能是低投資比率引起。
為何人民或外資不願投資?可能是稅制和法例不利投資者,而勞工市場惡劣亦可以是因僱主不願作長遠投資所致。

對於如何鼓勵投資,經濟學早有定論,就是一個地區愈是對私有產權尊重,便愈鼓勵私人投資。而且,單看投資比率亦有一個盲點,重要的是有多少投資是屬於私人市場的。

共產國家也會投資,但廢除了私有產權,投資便只有由國家進行,也沒有外商敢投資,結果經濟過於單調,又發生投資錯配,一些工業產能過剩,一些就嚴重短缺,前蘇聯瓦解的例子,大家有目共睹。

過度傾斜妨礙產業多元有些國家進行經濟改革時,會給予外商優惠政策,或劃出經濟特區,其實就是政府作出保證,在特定的時空,保護和尊重某些機構的私有產權,以此吸引外資。

問題是,特別在規模細的經濟體系,如果尊重私有產權政策只適用外資而本國人民不能享受,就會出現:一、例如外資公司享受低利得稅,本地人卻繳交高昂的薪俸稅,結果是政策不鼓勵本地人儲蓄,故將來亦沒有投資的能力,最後的發展是外資都成為老闆大僱主,而本地人就一世打工;二、沒有本地人參與投資的經濟體系,產業亦不會太過多元化,因為有一些工種,是外資做不來的,本地人不充當企業家的角色,或政府法例對本地人的管制太多,扼殺了他們的創意,某類產業就是這樣死於萌芽,沒辦法在這些國家生存。

另外,一些國家推出的政策不利私人投資,除了是高稅制,還有過份干預勞資私人僱傭合約,例如對工資工時立法,還有一樣比較難察覺的,就是一些強制工人作退休供款的計劃,這些表面上是鼓勵儲蓄, 不過在現收現付(pay asyou go)的設計底下,只不過是轉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不過是老人家代替年輕人消費而已,亦壓抑了年輕一代的儲蓄和投資意欲。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一個經濟,不是一味投資好,也要消費吧?中國經濟不是要由投資走向消費模式嗎?這個問題,留待下周解答。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王弼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