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醫北上製造醫療陷阱

信報 (2014.09.03, B13, 經管智慧)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早前有醉酒病人疑不滿被急室症分流,在醫院大堂破壞了點錢機,並要求院長下跪道歉,事後院方決定不向鬧事者追究。該院醫生對院方無視醫院暴力感到極之不滿,發出公開信要求院方對暴力零容忍,並要求決定不作追究的相關人員負責。

在香港,別說在醫院,在任何地方有人鬧事,破壞別人財物,肯定警方會跟進處理,不是行為不檢也肯定是刑事毀壞,斷不會私下了斷。事件反映的重點不在於那位滋事者,而是港大深圳醫院和稀泥的處理方法,間接縱容在醫院鬧事,漠視法治管理,並沒有盡力保護病人安全和醫院安寧。

港大醫學院在港是百年金漆招牌,人們對醫療系統的信任建立在無數醫護人員長年累月的專業堅持,為什麼港大一跨過羅湖橋,就會作出連基本常識也不容的決定?背後的核心問題是中港兩地存在着極大的專業水平洪溝,並不是掛上一個老招牌就可以輕易掩飾兩地差異帶來的種種問題。

從2009年修訂的CEPA,讓港澳人士在廣東省設置獨資或合資門診部,現在僅深圳已經有5家港人牙醫、專科醫院和診所。國家衞計委、商務部剛發布境外投資者可在北京和廣東等7省市設立外資獨資醫院。港醫北上開醫院似乎成為趨勢,這兩項政策的原意是將香港醫療服務引入國內,提升國內水平,但究竟能否成功?政策的目標是否對港人有利?還是讓香港人不自覺跌入陷阱?

整體制度不利港人

觀乎過去港醫北上的經驗,並沒有太多正面的效果。除了港大深圳醫院一直爆出醫生不足、設施不善等等問題,深圳首個港人門診吳瑋診所去年因涉及在婦科、口腔科無註冊執業醫師,經營狀況較差,幾乎處於停業狀況等問題,更被深圳衛生監督局近日勒令整改。港醫北上並未發揮帶動國內醫學水平的效果,至今卻屢生醫療醜聞和倒閉結果。

再者,香港醫療體系一直面對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不論是公立或民營醫療機構都大叫人才荒,港府和醫生組織一方面抗拒引入海外醫護人員來港,另一方面在CEPA和其他政策鼓勵香港醫護人員離港北上,進一步減少香港醫護人手供應,政策理念矛盾,港醫北上正在製造對香港人不利的醫療制度發展。

現時在國內開醫院的香港醫生大都在港也同時執業,如果有醫生在香港招收病人,卻利用港人對港醫的信任,叫病人回大陸覆診和做手術,那CEPA有可能成為「賣港病人豬仔」的劣政。究竟香港醫務委員會會否受理港醫在國內的醫療失誤投訴?香港政府又如何監察離港後的醫療活動?例如醫護人員的水平、醫療設施的登記、醫藥技術的認受性,只要越過了深圳河,香港政府又可以過問什麼?

世界醫學協會要求醫生要盡力保守病人的資料,香港醫務委員會也對執業醫生保管病人資料有嚴格要求,但國內醫療機構又如何呢?國內目前的《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規定門診病歷檔案的保存時間自患者最後一次就診之日起不少於15年。《住院工作制度》規定住院病案原則上應永久保存,可是國內時常發生病人資料散失的醫療事故,而港人對國內的司法機構公正性也有很大保留。

如有香港病人被港醫吸引到大陸就診,一旦有醫療失誤,香港醫生監管機制能否跟進?普通法下的醫療伸訴會否受阻?保險又能否保障過境醫療?大陸司法體制對港人又何保障?港醫北上正在製造醫療陷阱。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107動力召集人

何民傑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