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不看樓也大賣?

香港商報 (2014.07.29, A02, 獅子山下)

長實旗下的大埔嵐山,近日成為樓市焦點,該項目包括開放式至三房戶型,平均呎價低於1萬元,相比同區物業,極具吸引力。該樓盤中一款177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更成為全港熱話。

因為新盤中的開放式單位面積較小,被一些人批評為「房單位」,甚至說是「賺到盡」,似乎忽略了一個單位的價值,其實還須視乎屋苑坐落的社區、會所設施的規模質素、屋苑單位數量、發展商的品牌效應,以及周邊規劃配套,而並非單單以住宅內部陳設間隔計算價值。

其實,此小型開放式單位的概念,據悉是發展商數年前設計屋苑時,考慮到有部分家庭三代同堂,年輕一代想與長者居住在同一屋苑,甚至是毗鄰單位,可以方便照顧,同時保留私人空間,所以才有此構思,將大小單位設計在同一樓層,方便長幼「同住」,而並非某些人所指的為了「賺到盡」。

另外,負責監管樓宇銷售的機構仍然執於單位有否開放給買家參觀,批評大埔「嵐山」因未獲滿意紙,而未能安排買家入苑參觀是不合理。其實該樓盤出入口處現時仍在施工,部分更在維修路面,而地盤出入口亦貼上告示,凡未經授權的人士均不可進入。

如果發展商在此情況下開放給準買家進入看樓,便是罔顧準買家的生命安全了,因此發展商要求準買家認購單位前,簽署一份「不參觀同意書」,並承諾如果稍後再推出屋苑其他單位,地盤又符合安全時,很樂意開放給準買家參觀。

香港對樓盤監管嚴格,屋苑往往很遲才獲批滿意紙,發展商及早推出市場,只是配合政府希望增加樓宇供應的政策。試想像如果發展商有樓不賣,又會被人指囤積居奇了。

事實上,現時二手市場也沒有規定要開放單位給買家參觀,很多業主因為私隱理由,或單位正有租客居住,無法安排買家看樓,但一直以來市場亦運作良好,準買家可自行判斷看樓的需要,而決定是否購買該單位。

市場是最有力的證據,嵐山開賣共492個單位,根據成交紀錄冊顯示,第一日已售出428個單位,涉及資金超過26億元。買家是根據樓市趨勢以及各項經濟因素而決定入市,反而開不開放單位參觀,影響似乎甚微。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