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權益參與怎防大白象

信報 (2014.11.12, B13, 經管智慧)

政府又一單基建超支事件,最初預算300餘億元的港珠澳大橋興建項目,早前以為超支5億元便可埋單。但最近從新估算,超支金額將增加到50億元,這是繼西九、高鐵、港島線(下刪N個項目)後又一個龐大超支基建項目。對超支的解釋和提供方法以免以後超支不再出現,朝野當然有不同的詮釋。

政府當然是以建築成本(原材料和工資)上升這個萬能Key做擋箭牌;佔中人事的萬能Key 則是沒有民主,人民不能問責政府,以致超支「大白象」項目不斷發生。輿論亦有關於引入外勞以壓低建築成本的探討。

獅子山學會當然支持引入外勞,為建造業注入活力降低成本,根本是常識,不過以目前政府畏首畏尾,絕對不敢得罪工會,無謂花時間討論。如果特區政府做事按常識,敢據理力爭,民望還會淪落如斯田地嗎?

這十年八年,有那個興建項目不面對建築成本上升的問題?如果地產商超支情況有如政府,真不知有幾家要倒閉。至於民主能否避免基建超支,巴西搞世界盃就是例子,當然有人會不服,會說:「請不要用巴西這一類國家跟香港相比」。那當年倫敦奧運超支四倍又如何呢?明顯的,許多國家政府對基建投資的處理方法,是在國會推銷的時候,大大低估基建的成本,降低國會的阻力;通過後,反正過海就是神仙,基建項目就算在興建過程中途發現嚴重超支,難道就由它爛尾嗎?在民主國家更好,例如奧運,籌備8年時間,到完工之時投得項目的政府內閣早已換人,人民要問責就問現任政府的冤大頭吧!前任政府判出的工程合約,不知有多少給了和內閣官員關係密切的公司,巴西一類國家不用說,就算是許多香港人非常仰慕的日本,興建大白象工程是出了名的。為什麼明知無經濟效益、令到國庫空虛國家負債纍纍都要搞基建呢?美其名刺激經濟,實質公帑落了誰人口袋,還要畫公仔畫出腸嗎?因此,當大家看見電視畫面,官員代表國家爭取奧運或世界盃主辦權時,獲得主辦權的那份興奮,和落敗時的落寞,未必一定是反映他們的愛國情懷。不要忘記,工程合約的巨大利益的得失,也可以叫人心情上天下地。

BOT模式減風險

所以,當政府官員往往以「市場不肯做,所以政府要果斷肩負起建設的責任」,我建議納稅人要非常小心。過水自然有濕腳的機會,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你真的相信政府官員會神聖到肯肩負起一身銅臭的資本家都不肯肩負的責任嗎?講到底,港英年代少有基建超支事件,與其說是輸入外勞把問題解決,倒不如說是多採用公私營合作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惟有有經濟效益的項目,才有唯利是圖的資本家敢承擔風險,控制開支,就算萬一睇錯市投資錯誤,承建商要破產,經債務重組後,項目都有很大機會由另一家承建商承接。大部分風險由資本家負擔,納稅人的錢便不會給政府亂花,甚至私相授授。總之,基建缺乏私人企業以股東權益(equity)參與,超支、低效、貪污,樣樣有可能,動輒數百億元的基建項目,中間拿掉5%入口袋,雖天文數字,要掩飾不太難,這種引誘,不是很多政客抵受得了。

言則,由港珠澳大橋延伸到機場第三跑道,1300 億元的預算有幾真?如果項目沒有私人企業以股東權益(equity)參與,超支、低效、貪污,隨便一樣,有誰能擔保不發生?我知道目前政府和機管局的如意算盤,以為發債在私人市場籌款便叫讓私人參與。我只可以說,如果有關當局還相信以政府包底的債券可以瞞天過海,可釋除公眾對超支的疑慮,也實在太少看納稅人的智慧了。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王弼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