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選擇

2017/08/29 晴報專欄: 一巴仙

外國朋友的兒子進大學一年,最近退學,找了一份長工。兒子不想做大學生,朋友覺得很可惜,我認為做不成大學生,不一定是損失,更可能有賺。

首先,現在讀大學的目的為何?如果說大學校園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是在其他地方學不到,寫到這裏,自己都發笑。現在的大學,有多少可學到真學問,大家應心裏有數。只是能入讀世界頂級大學,證明了該學生本身(或其父母)有一定的實力;而且頂尖大學精英雲集,人際網絡是學生未來的重要資產。換言之,入不到頂尖大學,次等大學既不能證明學生有能力,亦不能提供頂級人際網絡,如果修讀專業學科,也算有職業先修功能,否則,大學只變成社交場所,年輕人胡混數年,可以視為有閒錢的家庭玩意兒。我強調,讀次等大學(特別應用於非專業學科)是消費,絕對不是投資,讓孩子入讀該類大學的父母必須注意。

能入讀頂尖大學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對於沒有份參加這個精英遊戲的人而言,不讀大學談不上是損失,甚至,少花四年學費,早幾年累積經驗和資本,可能是更好的投資。不過必須提醒,年輕人放棄讀大學,有多少經過深思熟慮,有多少只是受到挫折,然後找一份長工轉換環境來逃避問題?

作為父母,回答這個問題需花一段時間觀察。或許,更有效幫助子女,是鼓勵他們做一些他們熱愛的事,這個世代,一些我們想都未想過的行業如雨後春筍,能把自己的愛好變成事業,絕對有助99%晉身成1%。當然,年輕人說熱愛的事,常常三分鐘熱度,遇到困難又放棄。要知道他們是否認真,可以鼓勵他們參與公開比賽,如果他們打退堂鼓,意味逃避現實居多,這又難為父母了。

 

撰文: 王弼 獅子山學會董事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