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之輿論

韋漢忠 – 獅子山學會執行總監 (南華早報, 05.02.2006)

2006/07年度財政預算案公佈在即,全港市民正熱切期待新一年政府的開支計劃。一方面提倡福利的人士要求政府增加開支,另一方面政界卻呼籲減稅;這反映了香港政治論述上一個出人意料的事實。社會上已達到共識,認為市民的一切收入,政府都有權擁有;只有在政府同意下,閣下的財產才屬於你。

這說法會否極端了一點呢?試想想行政會議成員夏佳理(Ron Arculli)就2007年削減應繳稅的可能性曾說過的話:「 我們又為甚麼要還錢給納稅人呢?*」他的意思是錢是屬於政府的,可以任其處置。問題是市民還未賺到!

連那些支持減稅的人士都掉進了這個圈套。民主黨成員單仲偕及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最近均表示政府應「還富」** 於納稅人,而科技大學教授陳家強則提道:「在好景時給人們一些甜頭。」這裡假設市民在賺取收入之前,政府已經有權分一杯羹。若日後稅減了,作為納稅人的你是應該感激這份「施舍」;不過它是用你未賺的錢支付的。

有些評論員卻把情形完全理解反了。 中文大學政治學家蔡子強聲稱:「削減綜援已掏空了弱勢社群的荷包。」事實上,政府發出的綜援是在往他們的荷包塞錢,且用的錢是納稅人的。

香港現時的稅收輿論已被那些相信政府有權享有市民勞動成果的人士主導了。政府的慈悲使它可以擁有及重新分配我們的財富,從而滿足一些遊說團體的訴求;後者就像即興組織,每天都有新的在冒起,數目日漸增多。這裡呈現著一個新的政治現象:「財富重分,納稅人有責」。

然而有些人還是明白的,像浸會大學經濟系教授鄧樹雄就曾經說過:「〔政府〕是在掏空人們的荷包。」遇此同時單仲偕及香港稅務學會會長鄒揚敦亦以「負擔」一詞來形容稅收 。

在許多現代經濟體系中,政府多年來的驕橫壓迫促使了一些具政治影響力的反稅組織形成,例如世界納稅人組織 (World Taxpayers Associations)就是其中之一。此乃一個全球性的「傘子團體」(umbrella groups),成員包括37個來至32個不同國家的國家級機構。組織的成立緣於納稅人們的憤怒,往往是由於政府在收取及重分市民血汗錢時態度傲慢所至。

在香港大多數獅子山下的一代都是50-60年代的內地移民,他們當時雖身無分文,但卻能保留絕大部份的收入。那時的香港夢就是脫離貧困,從此走出福利網,而高免稅額就令許多人實現了這個夢想。

可是香港夢現在正受到打擊。一方面納稅人雖佔人口的一少部份,但他們保留自己勞動成果的權利卻經常受到稅網外人們的評擊;而另一方面情形就剛好相反。過去幾代的人們都把公共房屋當作香港市民送的禮物,他們的子女則認為這是自己應得的。即使日後收入改善了,甚至有能力買新車,他們也不會把單位交還給政府。近幾年來申請公屋的年輕單身人數增加,令政府官員驚覺到「權宜之計」已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態度。

對於稅收政制帶來的壓迫及限制,納稅人已心生怨忿。一度受人們感激的施捨,很快已被視為應得的福利。對於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開徵商品及服務稅 (Goods and Services Tax,簡稱GST)的目的可能是穩定預算,不過這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擴闊稅基」根本就是要窮人為福利服務負出代價,而這些服務目前已由中產人士分攤。稅收及財富重分實質上是一場騙局,在某些人享有福利的同時,他們也可獲豁免繳稅,因此經濟學家稱之為「反常的福利」(perverse benefits)。差不多所有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國家的福利體系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政府所提供的資助及福利反變成貧困人士尋找工作的懲罰。簡單的說,不工作的比因工作而要繳稅收入還理想。

這種「納稅人收入理應屬於政府」的心態背後的目的是要安撫各遊說組織,但卻威脅著香港的優勢。簡單的稅制、最低的福利、以及高免稅額不但不會增加申領福利援助的人數,反而會鼓勵他們努力工作,遠離福利網;而最近剛去世的前香港財政師郭伯偉爵士 (Sir John Cowperthwaite)就是在60年代建立此體制的幕後功臣。他在位的10年期間,貧窮率降低了三份之二。當時香港人都能保留收入,製造財富。時至而今,只要我們明確地表示「辛勤拚搏的人將會得到回報」,香港夢還是可以延續的。

* 節錄自《南華早報》2006年2月16日
** 節錄自《南華早報》2006年2月22日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