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由之都褪色

何民傑 –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 (香港商報  11.15.2006)

自從曾特首在九月提出「積極不干預」已經不存在,改用「小政府 大市場」為施政理念後,一直以來引起學界及政界激烈的爭論(最後連經濟學大師佛利民也加入戰圈,好不熱鬧)。然而筆者認為,要研究香港的經濟發展政策方向,探討政府的角色,我們先需要更清楚界定有關的概念。

回顧香港的經濟發展史,六十年代可算是關鏈的十年。當時港英政府面對發展及解決貧窮問題,財政司郭伯偉先生(後來冊封爵士) 一直堅守約束政府開支、採取節制的稅收兩大原則。這套公共理財哲學深藏着一個隱含的智慧,便是限制政府可挪取的資源,騰出市場空間讓個人根據自己的選擇作出投資、營商及就業的決定。結果香港就在這理財哲學下逐漸成為世界最富裕的經濟地區之一!其實只要細心理解基本法的原則,當中要求特區政府遵從「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的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第一百零七條聲明)及「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第一百零八條則聲明),正是「小政府」理財精神的延續。

由於基本法的規範及政府多次強調公共支出不會佔多於GDP的20%,筆者估計「小政府大市場」在財政開支這層面大體上可以維持。問題是公共開支的控制只是「市場主導」的其中一項絛件而非唯一絛件(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condition),政府應該牐擔的角色並未能在「小政府 大市場」這口號上被清楚陳述。

大部份支持市場主導人仕皆認同政府在社會上擁有重要的角色,當中包括保護私產、建立法律基建(例如法庭、立法機關)、並有限地提供少數市場未能供應的服務及建設(例如消防)。至於大部份的經濟、民生範圍,市場主導者則支持以供求下的價格帶動交易機制,參與者可以透過自願買賣而達致互惠雙贏的結果–背後理念是以尊重個人的選擇為依歸。

儘管在公共開支上有一定制衡,但特區政府在經濟計劃上漸趨活躍,令人擔憂市場主導政策去如黃鶴。亞洲金融風暴後,部份人仕認為香港要繼續成長,政府必須要製定更多政策(例如扶助個別行業)及引入更多規管。可惜特區政府數個主打的政府政策如數碼港、「八萬五」等均未如理想,早已顯示政府干預的低效率。不少倡議政府引入更多政策及規管的人仕,仍然不了解政府策動的計劃越多,市場的發展越發被窒礙,個人的活力越發受到限制。

早前公佈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依然位列前茅,是國際機構對本港市場主導政策的肯定。港府切勿對我們賴以成功的傳統輕言改變,偏離市場主導這「基本法」。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