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錢的敗家政治

壹週刊 (另壹角度 A006 , 2011.3.10)

「曾蔭權,你對唔對得住香港老人家,一百幾十萬窮人……」在電視上見到,一個四肢健全,聲大大的後生仔,捧一盒粟米斑塊飯,自以為理直氣壯地追逼曾蔭權。

我不認識這位後生仔,也不知道他對香港的老人家和窮人做過些什麼。說不定,他是個非常有為的青年,為社會貢獻了許多,因而賺了很多錢,每年納很多稅。當然,我希望香港有更多青年,可以憑努力和才智,為自己和別人創造幸福,而不是整天在眼紅因財富效應而進身小資產階級的其他香港人。

或許,總有人認為動機比結果重要:「為什麼要用成就功勞來衡量一個人? 後生仔關心貧苦有錯嗎?難道沒有交過稅便沒有資格發聲嗎?」

道理是我們終歸要面對現實。一個人要是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卻跑去為人家爭取福利,那是何等諷刺的事?通街亂叫亂撞的憤青,究竟他們是關心貧苦,還是終日為自己的失落找藉口?

我更關心的是,香港是否變了。尤其是當失敗被歌頌,成就卻受懲罰,我們難免會擔心,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正在走進不斷沉淪的惡性循環。

我們都知道,貪慕他人財物是不對的事。為什麼經過政客用歪理包裝,納稅人的辛勞成果卻可以任由他人千刀萬剮?

我們忘記了,人活不只為了麵包,因為只要是特區永久居民身份,便不問耕耘,亦不問需要,人人都有六千元斬獲。孩子問大人為什麼要努力的時候,我們又可以怎樣解釋這筆人人有份的橫財?魔鬼的誘惑,就是叫人以為,世間有不勞而獲的僥倖。

由西九到高鐵到申亞到關愛基金,連串客觀事實都說明,特區政府抵受不了盈餘的誘惑,久不久便要像暴發戶般炫耀。這個前提下要求減稅,拑制政府的膨脹,又有什麼錯?事實上,政府以不斷增加開支為榮。可是明眼人都見到,亂花錢不但沒有提升香港人的生活,資源錯配反而令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更難得到幫助。為什麼社會對這些混亂繼續視而不見?

我知道香港仍然有部分沉默的納稅人,反對漫無頭緒地派錢,不過他們在扭曲的價值衝擊下,大多都不敢作聲了。納稅人的錢其實進了庫房,是已出之物,但作為香港一分子,我們也希望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最終是用得其所;派錢,卻是敗家政治,因為政府用行動說明,香港不再用腦袋思考了。

回歸後特區政府千錯萬錯,最錯這一次。真的怕香港有朝一日會淪落到不問是非對錯,只要人多勢眾便理直氣壯的野蠻社會。政府帶頭鼓勵民粹,留下來,湧進來的,不會盡是等待分身家的人嗎?願意辛苦工作,究竟可以捱多久才抵受不了統統往外跑?我可以擔保,屆時連粟米斑塊飯,也會變成了一般人負擔不起的奢侈品。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