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靠家教還是校教?

AM730 (C觀點, M06, 2011.3.16)

中國人看到某些看不過眼的行為時,會說人家沒有家教。這似乎是中國人特有的觀念,在西方國家很少有這種說法。西方先哲柏拉圖對家教沒有信心,他不相信普遍父母可以教好孩子,所以在他的理想國裡,孩子們要集中起來交由國家進行教育。這或許是西方出現學校教育的理念源頭。

工業革命之後,西方船堅炮利,到處建立殖民地;中華文明一與西方接觸,即潰不成軍,從此一切以洋為師,對自己的一套反懷疑起來。到中國改革開放後,國力日強,西方感到已受威脅,又輪到西方對自己的一套懷疑起來,要研究中國成功的原因。美國民間最近熱切討論一個話題,是美國的孩子成長不及中國的好,可能與美國的父母在家裡教育子女不得法有關。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蔡美兒寫了一本書《虎媽媽的戰歌》,介紹她對教育兒女的手法,引起美國人對父母應如何教育子女的激烈討論。

蔡美兒有兩名成績優異的女兒,入讀名校,一個會彈鋼琴,一個會拉小提琴,年紀輕輕已有機會在殿堂級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奏,羨煞旁人。

蔡美兒的教女手法與一般美國家庭不同。絕對不是放任自流的方式。而是一切都得聽從家長的安排,不准外宿,不可打機,練不好琴不許吃飯,考試拿不到A,休想可以過母親一關,一切從嚴,連子女的自尊心也可不顧。在美國家長的心目中,這簡直是虐兒。然而,美國人卻看到自己的下一代愈來愈不濟。大量青年在中學已中途輟學,大學的研究院裡很多是亞裔學生,連自己的國防科技,也得依賴外來科學家的貢獻。長此下去,美國的下一代憑甚麼去保住自己國家的一哥地位?為此,美國的有識之士亦覺得需要對美國的教育方式作全面的檢討。譬如: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角色是否要加強?把子女的教育完全推給學校與政府是否恰當?此外,子女的意願應獲得尊重至甚麼程度?應否趁他們未定性就做規矩,好讓他們自幼養成良好習慣?另一方面,人們又懷疑多讚少罵的教育方法是否真的更為有效,是否應改為嚴格要求,賞罰分明,才對子女的成長更有好處?

香港的家長多崇洋,喜歡仿效西方的那套,而不再重視家教。子女有問題就責怪學校,或批評教育政策失敗,偏偏就是忘記了自己也可以在子女的成長上起重要的作用。

我無意否定學校與社會對青年成長的功能,但這些都是大問題,主導權並非掌握在個別家長手裡。家長能做的,是盡自己的力量在家教上做起。

要這麼做,當然會遇到很多客觀困難,那就要看你對子女有多關懷?是否願意有所犧牲?子女教育是一項龐大工程,不能期望輕易就看到成績。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