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貝南奇算賬吧

信報 (專家之言 P.41, 2011.4.13)

年初,我寫了一篇題為的文章。果然不出所料,觸動了一些八十後的神經,在網上討論區瘋狂唾罵。獅子山學會的網站也一度出現擠塞,瀏覽人數以倍數高於平均值, 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讓同事們既妒且羨。

潮流興罵地產商,香港人一向滑頭, 「盲搶鹽」一事更突顯港人羊群心態,所以當我反其道而行,提出另類觀點「地產霸權好」時,心想可見將來應沒有人會斗膽寫這題材;在這個圈子花了四年光陰,總算創立了一家之言,不禁沾沾自喜。

可是,星期天當我打開《南華早報》,卻遇到強勁對手:洋人專欄作家Jake v an der Kamp 不單為地產商的代表人物李嘉誠說好話,罵八十後的一些廢青時(請別對號入座,我只是說一些),用詞亦非常兇狠,在追擊香港廢青蝗蟲的運動上,終於遇到知音人【註】。

樓市升政府應做什麼?

Jake 的見解是,香港地產商的成功是歷史遺留下的問題,八十後買不到樓上不了車,可以怪發動美國獨立戰爭的華盛頓,卻不可以怪地產商;其實,美帝的罪孽罄竹難書,又怎只限於他們的老祖宗?

自從樓價在2008 年10 月的谷底作出V 形反彈,歎走寶的人愈來愈多,我被傳媒或大學生採訪關於「樓市飆升,政府應該做什麼」這一類的題目也直線上升。

莫說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認識高人一等的《信報》讀者,只要對財經新聞有少許關心的人,也知道美國聯儲局於2008年11 月開始進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從此,樓價就如脫韁野馬,除了聯儲局在2010 年4 月停止了QE1 到8 月推出QE Lite之間、希臘又巧合地爆煲之際,樓市升勢稍微停頓一下外,之後得特別印花稅打擊炒家,還是愛爾蘭的債務危機,對樓市的降溫也只是點到即止。

QE 導致香港樓價飆升,更得到外圍市場的印證:除了金融海嘯的震央美國、亞洲經濟病夫日本和債務纏身的一些歐洲國家外(都是銀行體系出現了嚴重問題),澳洲、加拿大、中國大陸、新加坡的樓價在2008 年下挫見底後,現在都已升穿2007 年的高位,創出新高;以澳洲墨爾本為例,目前的樓價更超過2007 年高位三成;加拿大溫哥華逾百萬元「豪宅」成交量更創下紀錄。可見QE 製造了過量的流動資金,而後遺症就是在銀行體系未有受金融海嘯破壞的地區,令該地房價不斷上升。

香港因聯繫率關係,緊隨美國的零息政策,按揭利率在一厘以下;率亦跟隨美元下跌,房價對外國或內地人便得更為吸引。如果以澳元計算,現時香港的平均樓價對比2008 年的低位,更是錄得跌幅!

地產商能操控樓市嗎

有美國聯儲局主席貝南奇瘋狂印鈔,加上這數年間內地銀行每年新增貸款以萬億元人民幣計,香港就如一葉輕舟,樓價又怎抵抗這龐大的「反地心吸力」?說政府未能壓抑樓價,又或地產商能操控樓市,又是否太抬舉他們呢?

然而,正如Jake 在他文章最後提出,”I don’t expect thekids to understa nd this yet. I only think we should ignore themon this occasion. Youth h as rarely been a repository ofunderstanding.” 如果廢青們能懂得上述道理,明白「冤有頭債有主」,這些都是源於美帝貝南奇所作的孽,他們就不是廢青了。

只可惜他們散發的負能量,連不少中產都被影響,卻是意料之外了。

【註】《南華早報》,2011 年4 月10 日。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