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莊家出櫃

蘋果日報 (利字當頭 B14, 2011.5.9)

「香港只要開放賭權,稅收自然增加!」朋友在Facebook留言。「你是指港交所嗎?」雖明知朋友另有所指,但我仍覺得,香港最大的壟斷,不是馬會,而是港交所。

嘉能可(Glencore)最快本周在港英招股。很多人以為這家公司從事礦產和原材料投資,其實這只是故事的一半。嘉能可的架構,細看更像投資銀行。
 
社會出現3個階層
 
嘉能可作為世上規模最大的原材料期貨莊家,若投資者相信未來原材料市場才是資金集中地,嘉能可便是散戶趁熱鬧時搭的順風車。但也有人認為,嘉能可招股最大賣點,不僅是礦產資源概念這麼簡單。嘉能可不似華爾街和倫敦的投行,在監管機構控制下,資本的槓桿倍數有限制。嘉能可這類莊家最大的優勢在於自由度;當然銅板另一面是風險問題。
 
監管得嚴,市場便會演變出一套機制去降低監管成本,這就是我們口中的自然調節機制。因為安隆(Enron)事件,美國的監管機構便搞了個Sarbanes-Oxley,要上市公司為財務報告負上刑責。結果,企業集資都搬到海外去;私募基金和第二市場也變得興盛。像facebook雖不上市,但在第二市場的交投卻受關注。
 
將市場管死了,有方法的人便將資金移到別處追逐回報和風險。可是隔山買牛也好,場外投注也好,無論資訊或流通量也要打折扣,最後還是有利擁有資訊不對稱的一方。當市場由公開變成半公開,整體社會便朦朧地出現3個階層:內幕大鱷、場內玩家和場外觀眾。為何富者越富?這個哲學問題留給大家思考。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