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我「曳」嗎?
壹週刊 (另壹角度 A006, 2011.6.16)
「媽媽,是我『曳』嗎?為什麼學校不要我?」前一個星期六,六歲的小妹妹玲玲,不明白為什麼其他同學都可以升讀心儀的小學,唯獨是她在那個什麼統一派位,得到了什麼第七志願。
「玲玲乖。『曳』的是電腦。」那位媽媽,實在也想不到怎樣去解釋這個荒謬的派位制度。究竟有沒有人可以解釋,為什麼小孩子的教育選擇,竟然變了賭運氣?高官和教育界既得利益者,站在道德高地上跟孩子和家長說:「你們不應該盲目追求名校啊,子女的教育,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給子女壓力。」以身作則?為什麼權貴個個都將子女送到制度以外的國際學校?為什麼他們的下一代都在外國的名牌大學畢業?香港教育制度的荒謬,在於我們這些大人,都不懂得教小孩子,怎樣做才是對。努力有用嗎?聰明有用嗎?聽話有用嗎?又或者,我們還是盡早將真相講清楚:「孩子,你在什麼地方上學,要看父母的人脈夠不夠廣,身家夠不夠厚,地址是否在豪宅區。」教育界既得利益者又會說:「香港有七成七的家庭,獲派首三志願,所謂失落的個案,只不過是極少數。」現實呢?富裕的家庭,老早就為子女安排了私校作後備,也有時間心機去叩門問路。可是那些每天為口奔馳的父母,奢侈不起,唯有退而求其次;窮等人家子女所報的首三志願,未必是真正最多人希望入讀的名校。久而久之,香港的門第階級也越來越分明了。
教育界既得利益者,叫人不要追逐名校,彷彿希望子女入讀好學校的都是怪獸家長。各位家長,我們都認罪好了。不過,有沒有代表教育界既得利益者可以告訴我,為什麼隨機派位可以最恰當地將學生分配到最適合他們的學校?校網的劃分又有什麼邏輯理據呢?被綁死在公屋居屋的低收入家庭,少一點選擇的自由,這叫做公平嗎?教育界既得利益者一直在逃避核心的問題:究竟不同的學校管理質素,對教學的成效有沒有影響?換句話說,既然有好學校,也會有差學校;有名校,也有野雞學校。可是,就算最能夠面對現實的教育界既得利益者,也永遠都不會承認,有些學校就是管理不善。假若家長有真正的選擇,什麼是管理不善的學校,自然有公論。到時,教育界既得利益者又何來逃避現實的空間?教員、學校管理層和坐冷氣房的官僚,都是教育界的一分子,不過,行業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那些明明沒有才能,在因緣際遇得到了一份高薪厚職的冗員。這些尸位素餐的人,既是對家長和孩子的不公義,也是對那些有心搞好教育的人,照頭淋的一盆冷水。試問在劣幣驅逐良幣的世界,又有誰會用心做事?教育制度裡,無論做老師抑或學生,強調的不是能力,而是人脈關係和家底。試問香港下一代又會有怎樣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