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政府為何建公屋
am730 (C觀點 M05, 2011.7.21)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廣建公屋被譽為殖民地時代港英政府的德政,但殖民地政府真的熱衷為人民服務嗎?從當年政府所實施的其他政策去分析,政府似乎對市民的福祉並不那樣關心。那為何當時的政府會率先對房屋問題特別關心呢?
其一是為了解決木屋區衍生出來的問題;其二是為了背地裡對香港產品出口進行補貼。
有關木屋區的問題,大部分論者皆有注意。二戰後,大量難民湧港,香港房屋不足,他們只好在山邊僭建木屋生活。木屋區衛生條件差,常有疫症。此外,區內黑社會橫行,成了罪惡溫床。最令政府頭痛的,是經常發生火災,令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導致人道災難,叫政府不得不處理。為徹底解決問題,政府只好逐步把木屋區裡的居民遷徙至由政府提供的公屋裡居住。所以公屋最初又叫做徙置區。
這種說法雖有一定的歷史根據,但只觸及表象,未能解釋背後隱藏的深層原因。殖民地政府之所以肯花這麼多的資源去徙置所有的木屋區居民,而不是在火災後才頭痛醫頭,當有其經濟上的誘因。
低稅制令港英政府不得不依賴來自地產方面的收入,那就必須控制土地供應,維持樓價高企。這會對基層民眾的生活來沉重的負擔。
另一方面,自從大陸解放後,內地有少廠家轉來香港發展,促使香港的經濟始轉型,由轉口貿易改為輕工業生產。英政府樂見其成,因為這可以為大量難民提供工作機會,又可增加生產力,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
輕工業產品在國際上競爭激烈,香港的廠家必須壓縮成本,才能維持優勢。故此,香港的廠家並沒有能力承擔太高的工資。這與香港的高地價環境產生了衝突。
由於私人市場的租金與樓價,大部分時間都在上升,如果廣大工人都需要在私人市場去解決居住問題,他們在住屋方面的開支一定會愈來愈高,這麼迫使他們不得不向廠商爭取更高的工資,引發勞資糾紛,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沒有好處。
因此,為了維持香港產品在海外的競爭能力,港英政府必須減輕工人在住屋方面的負擔,這就需要把他們與私人住屋市場隔離開來。最有效的方法莫如為他們興建大量廉租的公屋,令他們免受私人市場的高樓價與高租金之苦,以紓緩工人與廠商之間的矛盾。
我們不難看到,公屋大部分選址在工廠區附近。它們實質上是政府為廠商興建的工人宿舍,背地裡起著以公帑補貼出口的功能。
當年的公屋政策制訂者,自己並不一定意識到這一點。但正正因為公屋有這種功能,公屋政策的推行才能水到渠成,八方和應。不過,這種功能現已失去,興建公屋,現時除了在政治上有安撫基層的功能外,已沒有經濟誘因。公屋居民如果不設法令自己成為社會的貢獻者,今後就只能仰人鼻息,靠人照顧,永遠處於相對貧窮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