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組屋政策不能複製
信報 (專家之言 P.35, 2011.8.10)
每次討論香港房屋政策之時,總有一個地方會成為參考例子——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從60 年代開始,即獨立後不久,就已經開始興建居屋售予當地居民。主因是60 年代的新加坡面對着嚴重的房屋短缺問題,不少市民及移民都居住在類似貧民窟的地區。40 多年來,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已經興建了約九十萬個單位,住戶佔了新加坡市民的80%以上。本港不少倡議復建居屋、增建公屋的團體都喜歡以新加坡作為例子,認為復建居屋不會引發任何問題。然而,獅子山學會卻不認同這個看法。
坦白地說,資助房屋的壞處一直都是難以說明的課題。學會亦一直希望找出一個簡單易明的方法,以向公眾解釋我們的立場。在獅子山學會接受一年地獄式訓練後,筆者獲得獎學金到新加坡進修公共政策碩士,有機會近距離、直接地考察這方面的政策,希望在此與讀者分享。
於新加坡住了三個星期,第一個感覺是新加坡的人口密度遠比香港低。樓宇密度、高度比香港低甚多,街上走路的人亦遠比香港少;走到新加坡著名的烏節路(Orchard Road),比香港的旺角、尖沙咀、銅鑼灣寬敞得多,而且差不多每條道路都有三線行車,難怪新加坡的交通問題如此輕微。
起初筆者不明所以,新加坡的人口約五百萬,香港的人口約七百萬,而新加坡的面積比香港略小,為何人口密度的差距卻如此大?細想之下,是地形的緣故。拿出兩個地方的地圖,就不難發現香港的地形複雜,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各個離島組成,且不少地區都是山巒,平地不多;新加坡的地形卻不一樣,一個像橢圓形狀的島,是新加坡主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大多數地方都是平地。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沒有成本的,但成本卻往往於政策考慮之中被忽略。相對於香港緊張的土地資源,新加坡就擁有甚為充足的土地資源,因此新加坡的居住成本一定相對地低。「既然香港的居住成本如此高,香港政府就更應該幫助市民去減輕成本!」理論上成立,實際上卻行不通。
地形不同成本有異
如果一個政府興建資助房屋,買房的人所付出的價格的確是低了,但其他成本卻是由政府,即整個社會為買家承擔。買家本人卻仍要作另類付出;主因是這類型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民選擇生活地點的自由,而這亦是成本的直接所在。筆者所注意的不只是金錢上的成本;當然,金錢上的成本是最直接、簡單地可以被評估得到。然而,真實的成本遠不止於金錢。
港府當年大力發展的天水圍,相信各讀者都清楚其發展歷史。天水圍位處於香港的新界西北區,與中環、尖沙咀等香港中心地區數十公里之遙。當年政府滿以為天水圍可以自給自足,卻沒預料到原來社區發展遠比想像中複雜。樓宇、社區設施已建成,無奈工作機會卻沒有隨這些發展而被創造出來;結果是大多數的天水圍居民都工作於遙遠的地區。
新加坡的地形像橢圓形,點與點之時的距離不是太遠。新加坡的中心區域位於中南部,筆者於此以濱海灣作定位,跟北部的兀蘭不過20 公里,跟西部的文禮亦不過22 公里。跟天水圍和中環的38 公里距離,近了差不多一半!香港不規則且充滿山巒的地形,來回旅程往往就耗費兩、三個小時。金錢上的成本,就轉化成為了每天這數個小時跟高昂的交通費,亦代表進修的機會、身體的健康、家庭的和諧、朋友間的關係。
最無辜的是那班剛進職場的年輕人,如果不是因着那不合理的居住地點、長途跋涉,而每日可以多工作一小時(假設時薪40 元)、車資每日節省十塊錢,就已經等於每月1000元,每年1.2 萬元的額外收入!還有努力工作、進修所得到的機會!這就是年輕人的未來!新加坡的資助房屋政策既有其獨特地理環境因素,香港如要「倒模」實行,恐怕只會弄巧反拙。
獅子山學會助理研究員祝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