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與社會流動性
信報 (專家之言 P.33, 2011.8.24)
美國國債上限、信用評級被下調、歐羅區各國的國債等等問題於早前重創了全球各個大小股票市場。有投資股票的讀者應該感受深切,市況每天猶如過山車一般刺激,想趁低入市「溝貨」,又怕股價無止境的下滑,市場上滿布恐懼情緒。
金融海嘯以來,各國都努力於挽救本土經濟,量化寬鬆、國有化、禁示沽空及資本限制等方法全部出齊,可是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以歐羅區作例子,救了希臘,再救愛爾蘭,到近期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歐盟大小國都疲於奔命, 歐豬問題卻接踵而來,絲毫沒有好轉的迹象;回想起接近三年來所發生的事,朋友不禁問筆者,到底資本主義是否已經窮途末路?
資本主義容許失敗
過去的確有人向資本主義提出疑問,有人認為,資本主義於理論上假設了沒有任何一個大型企業可以主導市場,這往往與現實相反,所以資主本義會物極必反;亦有人表示資本主義不公平,因為資本可以累積,勞動力卻不可,所以市場上的贏家永遠是擁有資本的人,無產階級卻只可活在不平等之下。
回想起近年所發生的事情,的確容易讓人有這樣的感覺。國家用納稅人的錢去救企業,結果讓銀行家繼續其貪婪遊戲,追逐巨額花紅;市民沒有分到一點花紅,卻慘見辛苦工作得來的儲蓄被通脹每天蠶食。誰會喜歡見到這樣的事情?
但如果因此就否定資本主義,又未免太衝動了。筆者認為,too big to fail 這一個概念根本不應該存在於資本主義中,這大概是不明白資本主義美麗之處的人所妄想出來的騙局。
資本主義其中一個美麗之處在於它容許任何事物、機構、制度失敗。
在失敗過後,不需要什麼政策支持,只要給予一個自由的環境,只有需求仍在,一個新的、更好的替代者就會自然出現,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在無形之中為世界帶來進步,讓我們活得更好。
可惜各國就是太害怕失敗,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去維護一套本應失敗的制度、一些本應失敗的機構;可是,維護舊事物並沒有為世界帶來安定,問題終於一個一個的爆破。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當時亞洲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的百富勤財政狀況急劇惡化,於香港政府拒絕拯救下最終宣布清盤,香港無疑失去了一間極具規模的投資公司,但金融海嘯之時,香港卻是極少數沒有銀行出現問題的地區。什麼是too big to fail?
蘋果所推出iPod、iPhone 及iPad,破壞了原來電子產品市場的模式,Nokia、BlackBerry 神話被打破,卻為隨身電子產品帶來了一片新的天地。破壞性創造(creativedestruction),是創新的過程帶來對固有事物的破壞。破壞是過程,結果是有更好的事物打敗了固有的事物,取代了過去,帶來了未來。
大企業如Nokia、Microsoft 及百富勤,終有一天都會經歷失敗,亦終有一天於歷史舞台上消失。大企業有時可以主導市場,卻不會千秋萬世。
可恨當權的人不明所以,偏要把進步的進程推倒;以為可以拯救國家,卻為人民帶來長遠的痛苦。
資本的累積也是一樣,就算閣下投資最穩健公司的股票,亦是一樣,1896 年道指創立時的12 隻成分股,只剩下通用電氣仍然存在。投資銀行、對沖基金亦有可能破產、清盤。
不動產非萬無一失
「擁有地產,而且不作槓桿投資的公司,可算萬無一失吧?」投資地產不會永遠萬無一失,土地的價值亦不會恒常不變;世界萬變,經濟活動、地點亦有變化。
過去香港工業繁榮,工廠大廈當然有其價值,今天香港的經濟活動已經轉移至金融及服務業;工廠大廈固然是不動產,真實價值卻大不如前。住宅亦是一樣,環境轉變、商業活動的地方轉移之時,住宅也非必然處於不敗之地。
何以投資港島的住宅像永遠不敗?政府往往喜歡作城市規劃,限制經濟活動、住宅、教育及醫療所在之地。為何中心商業區是中環?為何不能遷到九龍?城市規劃就仿如各國為了拯救大企業,犧牲了中小企的發展機遇;造成了人為的「壟斷」、階級間的斷層。
社會流動性的斷裂,正是由政府干預而起。
獅子山學會助理研究員
祝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