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金五宗罪
壹週刊 (另壹角度 A010, 2011.9.22)
我可能是最早將「強制性公積金」這個不公義的制度正名為「強迫金」的人。記得○七年初我還在負責《蘋果日報》論壇版的時候,曾經安排過一版題為「積金騙局越供越窮」的專輯。就在那次之後,香港越來越多人跟着叫「強迫金」。
當時,香港投資市場正在等待泡沫爆破前的拋物線式升市,大家擔心的是迫金回報低,收費高,長遠陰乾打工仔的血汗錢。接着的歷史更說明,迫金升得慢,跌得快,透明度低。根據數字,八月份各家迫金的跌幅平均約百分之六,不過以絕對的金額計,每名迫金打工仔其實在這個月內勁輸過萬。要是環球陷入衰退,迫金又再縮水,難道明年政府又大玩偷換把戲,將納稅人的錢派給香港人?我們的每一分錢都是有血有汗的辛勞成果,政府一邊派錢,另一邊又要香港人將錢倒入鹹水海,為什麼香港人這麼命苦?迫金制度的五宗罪,分別是:收費貴、升得慢,跌得快、透明度低和手續繁複。十多年來,迫金局除了和迫金公司扯扯貓尾,做做戲,市民依舊是面對嚴重的剝削,迫金公司的收費繼續不合理,迫金價格依然升慢跌快,迫金回報的透明度一樣超低,手續還是離譜地繁複。
讓迫金公司競爭,情況會好一點嗎?就連那個所謂的半自由行,更竟然在通過有關立法之後不立即落實。迫金局的理由說得好聽:中介人若是無監管,半自由行最終會造成混亂。不過,過去十年,為什麼香港人卻從來不見官僚出手糾正種種荒謬?有法不依,迫金局究竟是站在市民一邊,還是處處在維護迫金公司的既得利益?常識告訴我們,迫金這個行業要是有競爭力,根本不用迫,求財若渴的香港人,排隊開戶都來不及。難道什麼反競爭法可以處理迫金行業的問題嗎?恐怕很難吧,因為現在正在審議的草案已經講清講楚,由政府政策帶來的反競爭法,特首說不用查就結案了。偉大的議員,尤其是法律界利益的代表,亦早已準備好橡皮圖章。小市民打工仔的權益,究竟有誰真正關心?次級的產品,超級的盈利,只有在特區官商勾結下才可以生存,大家還是別痴心妄想政府會主動引入迫金的競爭。
更令人氣餒是,整個制度明顯是圍繞迫金公司的利益而設。在迫金局網站的執法資訊一欄之下,會見到這個衙門最引以為榮,就是檢控了多少個沒有供款的僱主。換言之,政府會不惜工本,也要確保每分每毫都落到迫金公司的戶口。換轉問題出在迫金公司方面,情況立刻變得完全不一樣:打工仔和僱主供款人不但永遠都沒有門路去投資,迫金局網站也只有聊勝於無的幾行字,交代所謂的主動監管模式;公眾也從來都不知道,究竟迫金局過去對迫金公司做過什麼具體工作,又或者迫金局怎樣確保市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改善制度和服務等等。這種黑箱作業的安排,不就是叫打工仔認命,無論遇到什麼都只好算自己倒霉好了,對嗎?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網誌 –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