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 : 央行散功之謎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B12, 2012.8.31)

 

十多年前,只要央行出招,資產市場的亢奮和抑鬱,長不過一年,短至少半載。當時,唯一例外,可能是日本。

不過,客觀事實反映,央行干預的次數越是頻繁,資產市場的反應也就短小。但話說回頭,邏輯上,應該說是央行干預效應越來越弱,令到頻密程度增加。所以,問題是,為何央行的影響力會時大時小。

三十年代大蕭條,以貨幣政策推動復蘇,就好像「推一條繩」(pushing on a string),無從着力。之後幾十年,許多人都嘗試了解貨幣制度的運作。直到六十年代左右,基本上,共識是貨幣除了供應量,還有流轉的速率。流轉速率的轉變,比起貨幣供應量的多少,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更大。

近年最大問題,是流轉速率超低。自2010年,美元M2流轉速率創史上新低。去槓桿化,其實老早反映在數字上,過程亦意味,透過銀行系統操作的貨幣政策,成效將會大打折扣。從另一角度睇,若非財金系統五勞七傷,就不用央行輸送。所以,當前環境要隔山打牛靠貨幣政策去促進復蘇,屬反智行為。

聯儲局也心知肚明,貨幣政策對復蘇經濟沒有多大效用。伯南克也不止一次表示,刺激經濟的方案,最終在國會和白宮。其實,最新一期褐皮書和各種數據,也反映樓市和就業在調整復蘇。那些盲目等待央行干預的人,卻視為QE3機會率減低的訊號,當作壞消息。我認識不少在等待寬鬆的人,其實不是真的覺得寬鬆有用,或者有必要,而是希望見到下一輪寬鬆帶來的資產價格泡沫。被主觀願望影響分析,非常危險。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