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高地上 夜空一顆孤星

壹週刊 (壹擋專政 A006, 2013.01.17)

 

Les Misérables(港譯:《孤星淚》)的電影版本,令我反思最多的角色,是那個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頑固地追緝主角的警察Javert。

改編自十九世紀法國大文豪Victor Hugo的小說,現代版無論是戲曲抑或電影,雖然刪去不少枝節,但大致保留原著韻味;至少主要角色,性格行為上都保留了原本的身份。故事的女角大多動人惹人憐憫,真正的男人,卻只有三個:Javert這個Antagonist,由憤世嫉俗變成慈悲為懷的主角Valjean,以及用寬恕化解怨氣的主教Myriel。「天上繁星/稀罕卻不可數/點綴漆黑/以光明指標/作路人的衞士/沉默但堅忍/守護着夜空/守護着夜空/知道自處何方/緊循軌跡目標/周而復始地/再現夜空/從一而終/如若墮落天使/則殞落獄火當中!」劇中Javert獨唱《Stars》,優美得像聖詩,是角色寫照,道盡了這個警察的人生觀。對不起,我笨拙的翻譯,可能表達不到Javert貫徹始終的人格。「你不是經常訕笑那些在道德高高高地的人嗎?這個自比上帝使者,持手中權杖私行人間公義的警察,不就是你口中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嗎?」Valjean沒有打動到Javert,處處追逼,令到不少愛心滿瀉的觀眾,由衷地厭惡這角色。

世間,可能就是要有冥頑不靈的人。Javert總令我想到英語裡的一句話:「There is no right or wrong, just the consequences of your actions.」從字面理解,令人誤以為人世間沒有道德對錯。不。沒有道德,世間豈不是一片混沌?Javert的道德,是機械式的因果報應。十七世紀詩人John Milton筆下的墮落天使Lucifer,就是因為太過執着的信念,覺得自己才是上帝最親密的使者,頑固的自恃,滋生妒火。Javert自恃是為上帝賞善罰惡的使者,被自己眼中的敵人Valjean赦免了死亡,受不了慈悲的衝擊,選擇終結自己的生命。不過,Javert在跳入塞納河之前,還是行了善;他放過了Valjean,而且不只一次。從政的人,論政的人,包括我,難免對自己一套價值觀,有盲目堅持;對別人的行為心態,也批判得尤其嚴苛。這篇影評,是要大家只要記得一句說話,希望會是引用若望福音裡的這一句:「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

Javert這個角色,最終還是有一樣值得尊崇,但令人痛惜的地方,就是他對別人和自己,用的是同一套準則。對自己太嚴苛是一種殘忍嗎?那就不要對別人咄咄逼人。自己想放縱?那你又可以接受別人對自己為所欲為?這是做人的準則,也是政治哲學的基礎。社會倫理,不是建基在什麼公義平等,而是將心比己的良知。還有一點,就是批判別人的同時,也別忘記去用心感受人家行為心態背後的善良動機。當然,洞悉別人內心,寬恕的抉擇,絕對不是輕易的事。救贖,就是用愛,善悲布施,去感化別人。主教Myriel感化了Valjean,Valjean有沒有感化Javert呢?電影版孤星淚結幕,幾乎所有在劇中逝去的人,都在巴黎那堵路障上團聚,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我的目光,卻在尋找Javert。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網誌 –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