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如何面對中國崛起

信報 (2014.06.04, B15, 經管智慧)

上周到韓國出席第九屆濟州論壇(Jeju Forum),代表獅子山學會主講其中關於「全球化和收入不均」的分場會議(Globaliz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雖有傳媒稱濟州論壇為韓國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Davos),我認為其分量和正版的達沃斯論壇仍有一段距離,不過論壇聚世界5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0多名政治領袖、專家學者、商界精英等嘉賓,共同聚焦外交、安全、經濟、文化環境等全球熱點問題。
前澳洲總理吉拉德、前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和惠普前CEO卡萊頓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等都為論壇的重要演講嘉賓,絕對是亞洲各國特別是中日韓這區內三大經濟巨頭政治經濟交流的一件盛事。
對於全球化和貧富差距的看法,我在環節中簡短歸納了幾個重點:一、收入差距不是壞事,無論人類和生物存在差距根本是自然不過的事,企圖消滅差距令所有人一模一樣才是人類的悲劇,毛主席和波爾布特因這個偉大的理由殺了多少人,大家有眼看;二、全球化令發展中國家數以億計的人脫貧,這個是毫無疑問的事實,所以如果把全世界的人混合來統計,收入差距在這30年間其實是收窄了的,但同時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中,最沒有競爭力或受保護主義蔭庇下的人亦失去工作,這群人和背後的政治勢力(例如本土政客和工會)便成為反對全球化的主力,這不過是另一種的階級鬥爭;三、對於發生在發達國家城市內的貧富懸殊,政府規管太多,稅率太高,令市民沒能力儲蓄累積資本創業是重要因素,當然有了央行印鈔後,有資本的人翹起雙手等資產升值,打工仔的工資被通脹蠶食,更是主因。
南海爭議屬利益之爭這些論點,有追看本欄的讀者應不會太陌生;我想多講一點的,是在會議中觀察到亞洲甚至美歐各國代表對中國崛起的不安,繼而引發的反應。例如,所謂南海爭議,說到底不過是利益,中國政府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鄰國亦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問題是周邊國家例如菲律賓和越南,自認在實力上不能和中國相爭,所以希望美國介入。當李肇星在論壇說外國不應介入亞洲事務,眾小國的代表即使竊竊私語,美國在亞洲的角色被小國視為仲裁者(arbitrator)非常明顯,所以美國所謂重返亞洲(姑勿輪它有否離開過),是絕對有「民意」基礎的。因此中國在亞洲領土爭議的結果,在於它給予美國這個仲裁者的利益,是否大得美國值得出賣這些小國。這一刻,美俄關係因烏克蘭事件跌至冰點,似乎令中國突然佔了一點優勢。
所以,只要中國經濟繼續增長,利益夠大,以美國政府唯利是圖、處事雙重標準的一貫處事方法,出賣亞洲小國盟友的利益只是時間問題。
只是,中國目前面對2008年刺激經濟所帶來的後遺症,例如地方政府債務過高、產能過剩、三四線城市鬼城問題、樓市崩圍之後帶來的銀行呆壞賬而引致的金融系統風險,實在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連帶領土爭端。當日北京印鈔刺激經濟撐起全世界威風八面,導致目前的經濟困局,會否感覺後悔呢?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王弼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