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未必要原址保留

香港商報 (2014.08.13, A02, 獅子山下)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段早前發現宋元時期的方形古井,港鐵公司應古物古蹟辦事處要求,將沙中線工程範圍的考古工作延長至本年第三季,沙中線工程進度已受到一定延誤。原定2018年通車的沙中線可能遙遙無期,造價更勢必大幅上升,但仍有人不問代價勢要古井原址保留,保育之聲不絕。

香港很早就有人聚居,歷史悠久,發現古蹟一點也不稀奇,但是否所有古蹟都是極具人類歷史價值,卻是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古諮會曾推算,在土瓜灣段地盤發現的古井,部分建造時期比較近代,其中兩個分別以磚及石所砌成的古井,根據其結構和位置推斷,相信可能只是晚清後產物,歷史價值並不高。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何謂保育?一定要原址保留,才是保育嗎?政府1955年在發展李鄭屋邨興建徙置大廈時,發掘出漢朝古墓,至今數十載,仍然以每年57萬元公帑作冷氣保養。

然而,為了穩定漢墓內部的濕度和溫度,減緩墓室的損耗,多年來墓室不對外開放,參觀的市民只可以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窺探古墓的內貌。先不說有多少香港人曾經到過這個古穴,從狹小的窗口參觀考察,而是要思考一下,這樣的為保留而保留,實際意義在哪裏?

另一邊廂,地產商發展馬灣時,亦曾發現6個時期的考古遺存,包括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夾砂陶器碎片,及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及馬灣人骨,絕大部分文物已交由古物古蹟辦事處作專業保管,而其中最具歷史價值的馬灣唐代灰窰和清代磚窰,以及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灣人骨,已修復並收藏於馬灣歷史和文物古蹟館,供市民參觀。又例如美利樓,被整幢移送到赤柱「重生」,讓古蹟在更適合的位置繼續發揮功用,讓人享用和欣賞,這不是更有意義嗎?

如何對待古蹟才稱得上平衡和理想,值得深思。古蹟是否一定要原址保留才叫保育?而原址保留所造成的影響有多大?對社會造成怎樣的衝擊?最後誰去付鈔保育文物古蹟?是開發出古蹟的相關機構,還是要由納稅人的荷包中掏出來?社會要運作,就必須要計算成本效益。如果原址保古井,叫停整個沙中線土瓜灣站的計劃,這個沉重的代價最後由誰來承擔?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