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總裁竟講取消銀行監管 ?

信報/財經新聞/2017-11-25 / 白仲祺

金管局總裁竟講取消銀行監管 ?

筆者代表的獅子山學會是本港亦是全世界當中非常稀有支持奧國自由經濟的團體。學會董事、前行政總監王弼亦是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首先,叫奧國,亦即奧地利,原因當然是創立這思想的人源自奧國,雖然筆者只認識皮毛,但讀書時都聽過較有名的奧國經濟學家有海耶克(FA Hayek)和羅斯巴德(Murray Rothbard)等等。

究竟奧國經濟學與一般人又有什麼關係?經濟學是行為學,用一個角度解釋各種人類行為現象的原因。所以最近流行的所謂「行為經濟學(behavioural economics)」,某程度名稱冗餘。那麼行為學又怎樣?筆者想講的,就是奧國經濟學,怎解釋香港人其中一樣最關注、每日都講、重複又重複但都未厭倦的現象,就是樓價愈來愈貴,出現「無人」買得起的情況。

本周學會主辦年度「Lion Rock Freedom Dinner」,有幸請到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為重量級主講嘉賓。

筆者作為organizer,數周前已經知道陳總演講題目,為「How To Get Rid Of Banking Supervisors」。作為香港中央銀行的總裁,竟然公開講如何令自己的角色消失,實在是非常有趣!

陳總說,要銀行監管消失,辦法有兩種。第一是研究時光機,讓銀行行業回到100年前的「good o’days」。聽落好像有點諷刺,但陳總的確清楚指出當時的銀行與其他生意一樣沒有監管,自生自滅,要取得存款人信任,就要靠信譽。

他說,現在的銀行不再靠合夥形式營運,而靠有限公司。

從2008年金融海嘯亦看到,銀行家不僅不用為自己冒險「賴嘢」負責,更攤大手掌叫政府救助。

所以陳總第二個令監管消失的方法就是要銀行自己「生性」,更改風險管理,令管理層與存款顧客的利益變得一致。當銀行「生性」,監管機構便可以像母親一樣感到欣慰。

陳總描寫的中央銀行角色,就像一場球賽的評判,中立的旁觀球賽,如果球員犯規,便向他執法。但事實是這樣嗎?世界各國創立中央銀行一百多年歷史,令各國逐漸脫離金本位,亦在監管下允許部分儲備銀行業務(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令顧客的存款變成銀行的資產,借上借,遇上擠提立刻束手無策,只能倒閉。這一切安排令銀行體系的風險倍數增加,亦令每一次金融風暴比上一次更加嚴重。

2008年美國房債爆煲,引致之後的金融海嘯, 源頭就是聯儲局零息政策。香港今天樓價高企就是因為聯繫滙率,將美國息口直接引入。雖然香港金管局,如學會董事王弼在介紹陳德霖時指出,並不會無中生有地「印鈔」,每印1港元,會增加同等美元儲備。可是,金管局同時亦不能阻止美國「印鈔」。

停止「印鈔」免削購買力

用奧國經濟學角度看,如果香港人最關注是如何令普通人可以買得起樓,正確問題就應該問如何可以讓銀紙停止貶值,答案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就是要令世界各國央行停止「印鈔」,阻止銀紙流失購買能力。

陳總的確應該站在道德高地,以亞洲2008年金融海嘯後沒有bailout應該倒閉的銀行和用香港不胡亂「印鈔」等等例子,指着其他國家央行,說他們要令自己消失,的確是要減低干預,直到有一天,銀行恢復要為自己風險負責;否則,顧客將存款提取,便倒閉收場,央行不再令現金泛濫,令窮人不再被通脹剝削。

撰文:  白仲祺    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

Facebook Comments